6大海洋觀光區生態壓力大 環團籲速過海洋保育法
綠色和平與在地潛水業者合作,發現海洋棲地持續受破壞,廢棄漁網纏繞生物與珊瑚。圖為萊萊海岸。 (綠色和平提供)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台灣四面環海,綠色和平針對全台六大海洋觀光區,分析潛在海洋生態壓力,指出大鵬灣、北海岸、東北角的海洋生態壓力較大。學者也指出,此報告可看出台灣臨界海域,船舶對海洋的干擾量相當大,應讓海洋有更細部的分級管理,海洋資源才得以永續長存。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表示,綠色和平針對全台六大海洋觀光區,包括澎湖、大鵬灣(含小琉球)、墾丁、北海岸、東北角(含龜山島)、東部海岸(含綠島)等沿近海船舶活動分析,並推估其潛在生態壓力。
李于彤說明,此報告利用去年「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共逾兩億筆數據,透過計算船舶行經海域的距離、出現頻率、停留時間共三項指標,推估人類行為對海洋生態帶來壓力。數據顯示,六處觀光海域的三項指標,幾乎皆高於全台平均,其中以大鵬灣、北海岸、東北角地區海洋生態壓力相對較高。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副教授邱郁文指出,透過此報告可看出台灣臨界海域,船舶對海洋的干擾量相當大,常見擱淺的海龜或鯨豚,因船舶螺旋槳造成身體殘缺甚至死亡;船體塗料會影響海洋生物內分泌,油污外洩也會造成海面無法透光,對水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
邱郁文表示,在沒有細部的分級管理之下,不同族群任意使用海域會造成資源利用衝突,應儘速通過海洋保育法,分級管理,海洋資源才得以永續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