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走入歷史 校長:透過不同形式延續

建國中學「人文社會資優班」112學年起停招,最後一屆高二學昨天舉辦成果發表。(建中攝影CKPC提供)

建國中學「人文社會資優班」112學年起停招,最後一屆高二學昨天舉辦成果發表。(建中攝影CKPC提供)

2024/06/06 17:34

〔記者甘孟霖/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建國中學「人文社會資優班」112學年起停招,最後一屆高二學昨天(5日)舉辦成果發表。建中校長莊智鈞說,近年參與人社班的人數越來越少,未來雖沒有人社班,但會將相關理念融入課程,讓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關懷社會的人文素養,用另一個形式延續人社班的精神。

今年高二的人社班是最後一屆,學生分別選擇主題進行研究,昨天舉辦成果發表,內容涵蓋多元,包含選舉、運彩,甚至連台式應援都入題,令人印象深刻。

莊智鈞說,近年來人社班招生情況每況愈下,就算進來就讀了,也可能發現興趣不符而退出,每屆到最後剩不到20人,也導致人社班從原先的集中式轉變為分散式資優再到停招。

他說,雖然逐漸邁入AI科技時代,對人文社會的關懷仍是每位學生不可或缺的素養,建中希望學生能持續與社會保持連結,關注在生活中的議題,還是會將相關理念融入課程中,讓所有學生都能接觸,往後建中雖再無人社班,但其精神將透過不同的形式延續。

教育局長湯志民認為,在AI科技時代,人文素養反而更加重要,「科技不外乎人文」,人文永遠是科技核心基礎,他也鼓勵各校設置相關課程,讓學生在AI浪潮下也能關懷人文,這也符合新課綱裡強調的跨域融合精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