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研究團隊好棒!中研院領先全球 首創山區氣候速度推估模式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沈聖峰(右)領銜的國際團隊首創山區氣候速度的推估模式。(記者楊媛婷攝)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沈聖峰(右)領銜的國際團隊首創山區氣候速度的推估模式。(記者楊媛婷攝)

2024/03/28 11:25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科學界一直難以找到山區氣候變化速度推估模式,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沈聖峰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結合熱力學原理和氣候資料庫,首創山區氣候速度推估模式,更首度發現全球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以每年11.67公尺的速度上升,這是第1個全球尺度的山區氣候變遷研究。

全球科學界進行的氣候變遷研究多是針對平地與海洋,山區則較少,沈聖峰表示,這是因全球各國在山區的直接觀測少,也很少設置氣象站,團隊成員之一的成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一菁2011年時曾發表「山區生物移動的速度難以跟上山區氣候改變速度」研究,為進一步找出原因,團隊和台大大氣系教授郭鴻基合作用熱力學公式,加上衛星資料、生物資料等驗證,領先全球研擬出計算山區氣候速度方式,發現全球前20%暖化最研究山區共17個山脈如美洲的阿帕拉契山脈等的等溫線,平均以每年超過11.67公尺速度上升,台灣則是每年以5公尺的速度上升。

論文的第一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詹偉平進一步說明,台灣山區地表溫度上升幅度未超過全球平均,高濕環境導致等溫線在海拔上移動速度快於全球平均,顯示全球暖化對台灣山區影響仍相對嚴重;該研究也顯示,乾燥和濕潤山區存在顯著差異,乾燥地區因濕度低,地表暖化速度快,濕度地區則暖化情況緩和,沈聖峰表示,濕度變素是過去較被忽略的機制。

沈聖峰進一步指出,若等溫線上升在5、6公尺的速度,生物移動速度還能趕上氣候改變速度,但以這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每年平均上升11.67公尺,則是無法趕上,山區暖化速度嚴重威脅高海拔生態,也可能會使某些植物品種等難以生存,已觀察到台灣的山毛櫸已逐步往更高海拔遷徙。

這是科學界首度發表以全球為範圍的山區氣候變遷估算,陳一菁表示,此估算模式也可預測未來山區氣候變遷,沈聖峰指出,希望這個研究可提供國際針對氣候變化威脅最嚴重的區域制訂保護措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