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本土燉米新品種「花蓮26號」誕生 不再仰賴進口

「花蓮26號」是本土育成的燉米新品種,口感不輸進口的義大利米。(圖由花蓮農改場提供)

「花蓮26號」是本土育成的燉米新品種,口感不輸進口的義大利米。(圖由花蓮農改場提供)

2024/03/04 16:51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燉飯是國人喜愛的西方米食料理,但國內一直沒有適合的本土水稻品種,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歷經7年努力後,終於育成國內第一個燉飯米的品種「花蓮26號」,未來可望增加國內食米市場的多樣性,讓國產米也能進軍燉飯米通路及市場。

花蓮農改場指出,「花蓮26號」是台灣第一個燉飯米品種,是以義大利米為母本、台灣米為父本育成的燉飯米,去年底命名,日前完成技轉,第一期稻作將由花蓮農民少量生產,由於烹煮後的口感不輸給國外的燉飯米,經試煮及品嚐後受到好評,農業部也看好未來市場潛力,有望取代部份進口義大利米的市場。

花蓮農改種作物改良科副研究員黃佳興指出 ,義大利燉飯是國人喜愛的西方米食料理,國內義大利餐廳因應需求,20幾年前開始持續進口燉飯米,進口統計顯示,20年前迄今,每年進口義大利燉飯米都在100公噸以上,市場需求穩定。

國內有餐廳曾以國內稻米做燉飯,但因米質跟義大利米不同,做出來的燉飯口感不同,花蓮農改場研究人員7年前開始育種,以義大利米為母本、台灣米為父本,終於培育台灣本土的燉飯米品種。

黃佳興說,和國內目前的稻米品種相較,「花蓮26號」具有「心白較多、大粒較耐煮,及口感比較彈牙等三大特色,換句話說,就是燉飯的口感不會有的硬或有的軟,品質及口感相當穩定,經數度請廚師使用「花蓮26號」烹煮燉飯,口感不亞於國外燉飯米,將全力推廣給國內的義大利餐廳使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