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電動自行車兒少死傷數增 靖娟基金會籲政府擴建友善騎乘環境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提醒,兒少騎自行車或電輔自行車上路前也應配戴有安全標章的安全帽並檢查輪胎狀況、煞車是否正常運作等。(記者丁奕攝)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提醒,兒少騎自行車或電輔自行車上路前也應配戴有安全標章的安全帽並檢查輪胎狀況、煞車是否正常運作等。(記者丁奕攝)

2024/02/05 18:13

首次上稿 12:34
更新時間 18:13(新增交通部回應)

〔記者丁奕/台北報導〕隨著電動輔助自行車普及,越來越多兒少選擇電輔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靖娟基金會分析去年兒童事故新聞發現,電輔自行車死傷數3年成長2倍,每年更有約200位兒少違規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而受傷,呼籲政府加強宣導並擴建友善的慢車騎乘環境。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因政府並未統計自行車、電輔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的兒少死傷事故,因此靖娟只能自行統計相關兒童事故新聞,去年共有234件兒童事故新聞,導致38死581傷,若排除影響大量兒少的食安事件後,死傷人數第二名就是交通事故,其中又以機車事故佔最大宗,對比交通部道安資訊平台數據也發現去年兒少交通死傷較去年增約兩成。

許雅荏指出,除了一直存在的機車問題外,靖娟也觀察到在兒少騎乘慢車的部分,電輔自行車相關死傷人數逐年增長,且依法14歲以下不能騎乘、搭乘微型電動二輪車,但每年都有約200位兒少違規搭乘或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而受傷。

許雅荏表示,許多民眾可能也不清楚差異,最常見的自行車兒少可以騎;電輔自行車有電動輔助省力,但仍有踏板,兒少也可以騎;微型電動二輪車則是14歲以下不能騎乘。以上三種慢車都不能附載。

許雅荏呼籲,政府可向德國學習,應擴建專用車道或人車共道,打造更安全的騎乘環境,避免兒少自行車必須與大車混合車道騎乘。

花蓮縣立國風國民中學教師王錦懋表示,偏鄉地區大眾運輸不發達,很多學生為了上下學方便,都會選擇騎自行車上下學。現在也越來越多人騎乘省力又便宜的電動自行車,若騎乘在混和車道容易發生事故,很多教師對相關規定也不太熟悉,只能多口頭提醒學生注意交通安全。

許雅荏提醒,兒少騎自行車或電輔自行車上路前也應配戴有安全標章的安全帽並檢查輪胎狀況、煞車是否正常運作等。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回應,已製作自行車安全騎乘相關文宣,透過社群及網路宣傳,去年底也與靖娟基金會合作完成國中、國小交通安全模組教案,利用數位課程針對微型電動二輪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規範說明。另製作影片宣導如何安全騎乘自行車。

交通部指出,行政院去年10月核定「環島自行車道升級既多元路線整合推動計畫第二期」,優先以專用路權型式優化路網,提升環島自行車路網安全性,並請內政部國土署研議市區自行車通行友善適當規劃方式並試辦計畫。交通部將督導自行車道相關規劃符合自行車道安全規範,營造友善安全行車環境。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指出,依法14歲以下不能騎乘、搭乘微型電動二輪車,但每年都有約200位兒少違規搭乘或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而受傷。(記者丁奕攝)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指出,依法14歲以下不能騎乘、搭乘微型電動二輪車,但每年都有約200位兒少違規搭乘或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而受傷。(記者丁奕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