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黃蕙欣推減塑課程助啟發 學生創尋找回收物app

北市金華國中老師黃蕙欣(右3)「好玩」教學方式,得到學校老師與學生的支持。(教育部提供)

北市金華國中老師黃蕙欣(右3)「好玩」教學方式,得到學校老師與學生的支持。(教育部提供)

2024/01/01 12:48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108課綱強調要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台北市金華國中健康教育老師黃蕙欣以解決「塑膠人生」的社會問題為課程方向,「減塑思考設計」為主題,讓學生分組收集資料及設定議題進行思考,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曾有學生自訂「回收機制的app」主題,寫了一組可尋找回收物的app程式。生動活潑的「好玩」教學法助黃蕙欣拿下師鐸獎,再獲教育部選為教育家人物典範。

黃蕙欣表示,課程協助國中學生進行真實世界探索,讓教學變好玩,比方在做「減塑思考設計」時,學生想創作一架減塑機器,於是開始自己畫設計圖,創造出模型,最後學生在教室做實驗,形成「教室工廠化」的風景,這樣的空間提供了不同的成長與自學機會,甚至有畢業學生回校請老師提供他們當年的學習資料,想延長自已所學的研究,將自已所學再優化。

黃蕙欣說,該課程已有5年歴史,成功案例不少,例如學生小顏(化名),國一與同學間的互動較少,但他會找老師討論課堂上的問題,喜歡操作電腦和寫程式,因此鼓勵他在小組中選擇自已喜歡的類別,找出想研究的題目,最後小顏選了電腦組,訂定主題是「回收機制的app」,後來真的寫了一組可尋找回收物的app程式,小顏以前雖會寫程式,但未接觸過app,課堂分組激發他的興趣,發揮自身能力,開始自已找資料,創造出自已想做的東西。

黃蕙欣表示,該實驗課程發展迄今,已有10多位跨領域師長參與,歷經275場共備會議,團隊已進行下一階段課程的迭代,研發未來人才2.0新課程,再帶給學子們更多觸發與協助未來人生的學習經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