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首件民間整合都更審議通過 春日路爛尾「地標」盼重生
位於桃園區春日路的5層樓社區建物,屋齡超過40年且屬危險建築,將重建成17層黃金級綠建築住宅大樓。(記者鄭淑婷攝)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桃園市第一棟由民間整合成功的都更案審議通過,已是桃園區春日路「地標」、形同廢墟的5層社區建築終於盼到重生,將重建成17層黃金級綠建築住宅大樓,桃園市住宅發展處表示,目前還有約10起包括海砂屋、危險建物、久未有人居等民間大樓整合重建案在輔導中。
據悉,該社區興建後出現糾紛,僅有部分住戶入住,隨著時間而荒廢;住宅處表示,社區屋齡超過40年,為5層樓60戶的危險建築,產權細碎複雜,實施者傑丞開發於去年6月報核事業計畫後,積極整合地主,終於得到地主們認可,取得百分之百同意。
傑丞開發總經理徐志成表示,他是桃園人,這棟爛尾樓頹壞已久,耐震能力不足,幾乎已是桃園的地標,每次經過春日路都會看到,5年前偶識地主,得知地主已找了3家建商研商都更重建,但都沒下文;他表示,深知都更整合耗時且困難,但基於社會責任,決定承擔桃園鄉親及地主的期盼,接下這萬分艱鉅的整合任務,經過專業、誠意與耐心的溝通,拜訪每位地主不下十次,終於完成整合。
住宅處表示,全案於10月25日審議通過,是桃園市第一棟由民間整合成功的都更案,將興建17層黃金級綠建築住宅大樓,採實施者與地主協議合建方式進行,預計明年申請建照、2028年完工,期盼讓南崁溪風貌再進化。
住宅處表示,市府今年陸續推出6項都更精進作為,4月研訂放寬「都更單元劃定基準」劃定條件;5月調高「都更權利變換計畫提列共同負擔項目及金額基準」營建單價;7月啟動「跨街廓都更容積調派專案」,讓小基地的容積得以移出調派,增加參與都更的機會;10月新訂「受理提議劃定更新地區作業原則」,經市府受理劃定後同意門檻可降低為75%、取得時程獎勵10%;另研訂「實施者申請代拆辦法」,兼顧住戶權益及程序正義之代拆流程,研修「都更容積獎勵核算標準」,放寛開放空間及公益設施獎勵核算,並新增透天厝整合獎勵項目。
此外,為提高都更誘因,在行政程序上,桃園市都發局也合併都市設計審議和都市更新審議作業,以縮短時程,讓更多有安全疑慮的老舊建物能加速重建。凡是有意了解自己社區都更課題的民眾,可連絡住宅處安排時間、地點舉辦相關說明會。
桃園市桃園區春日路的5層樓社區建物屋齡超過40年,且屬危險建築,都更後將重建成17層黃金級綠建築住宅大樓。此為模擬圖。(桃園市住宅處提供)
桃園市桃園區春日路的5層樓社區建物屋齡超過40年,且屬危險建築,都更後將重建成17層黃金級綠建築住宅大樓。(桃園市住宅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