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30禁塑時程喊5年未見具體規劃 環團籲減塑目標入法

台灣2020年塑膠廢棄物高達266萬噸,環團呼籲將升格為環境部的環保署應提出具體減塑對策並將目標入法。(記者陳嘉怡攝)

台灣2020年塑膠廢棄物高達266萬噸,環團呼籲將升格為環境部的環保署應提出具體減塑對策並將目標入法。(記者陳嘉怡攝)

2023/08/20 12:28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塑膠袋、一次性塑膠杯用過即丟,光是去年我國塑膠廢棄物高達266萬噸。環保署曾喊出2030年一次性塑膠用品禁塑時程表,然而至今仍欠缺具體的減塑期程規劃。環團呼籲,將升格為環境部的環保署,應儘快提出一次性用品禁限用路徑圖,並於「資源循環促進法」草案中納入原生塑膠減量、一次性塑膠用品減量等目標,跟上國際減塑腳步。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近期環保署陸續推出循環杯政策、網購包裝減量、旅宿用品減量期程等,有心減塑但面對與日俱增的塑膠廢棄物,應加速減塑進程。

環保署2018年曾提出一次性塑膠用品限用時程表,逐年限制吸管、塑膠袋、免洗餐具與一次性飲料杯,並訂下目標2025年要全面限用、2030年全面禁用。

然而5年過去,張凱婷指出,現在距離2030年僅剩7年不到,仍未見更具體的禁限用路徑規劃;並除禁限用規定外,減塑政策也應朝向透過優惠等誘因,鼓勵民眾重複使用。

針對源頭減塑,張凱婷表示,日前環保署雖提出2030年減量13.8萬噸原生塑膠目標,但對照台灣一年超過1300萬噸的使用量僅佔1%,依然是杯水車薪。聯合國環境大會將在明年底前擬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未來各國的塑膠禁用法規只會愈來愈嚴格,呼籲環保署跟上國際減塑趨勢,提高原生塑膠減量目標並明確入法。

看守台灣協會等環團也呼籲,目前正在研擬的「資源循環促進法」草案,既然力求廢棄物最小化,除納入原生塑膠減量、一次性用品減量目標外,也應納入廢棄物總量管制的目標。若不從源頭減少生產廢棄物,並設定廢棄物總量管制機制,將無法遏止廢棄物的成長,垃圾大戰也不會在台灣停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