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56年前採集經典原民歌謠 台師大送回部落傳承年輕人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前排右五)和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前排右六)合作,復振56年前採集到的原住民歌謠。 (圖由台師大提供)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前排右五)和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前排右六)合作,復振56年前採集到的原住民歌謠。 (圖由台師大提供)

2023/07/03 14:16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和原住民族委員會攜手合作,將1967年、56年前的原住民族古謠錄音重現。台師大今開記者會發表近年努力成果,不但將研究後的錄音出版品送回部落,讓族人能擁有、聆聽與學習這些音樂,更在出版品所在部落,進行了傳統歌謠的復振工作,讓年輕一輩族人能繼續傳承經典歌謠。

台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所長呂鈺秀說明,此次所出版的音樂,除了明顯看到日本殖民時期,對於原住民文化上的強力影響,且歌謠再次回到部落時,發現有些族人已遺忘,例如高士排灣族的靈媒歌謠,僅現在高士唯一靈媒曾聽聞過。有些族人幾乎無法再演唱,例如寒溪泰雅族乘載族群遷徙的長篇史詩;有些歌謠無法演唱得像當年的精緻細膩,例如郭英男的馬蘭阿美族傳統歌謠。

呂鈺秀也說明,第4張「寒溪泰雅族專輯」,透過與宜蘭縣史館合作,使寒溪泰雅族人的音樂能與其遷徙歷史結合觀看,另透過歌詞翻譯,更看到寒溪村泰雅語所夾雜的大量日語詞彙;第5張「馬蘭阿美族專輯」,透過專家協助獲得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所藏,民族音樂學研究者小泉文夫拍攝的郭英男先生及與他一起歌唱夥伴們的珍貴照片;第6張「高士排灣族專輯」,讓人看到當年牡丹社事件主角之一的部落族人,在1967年歌謠中所反映的日本文化滲透。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表示,1967年,畢業於台師大的史惟亮及許常惠發起民歌採集運動,帶領一群年輕人到全國各地錄製大量的本土音樂,是第一次大規模由國人自發進行本土音樂保存工作。

呂鈺秀表示,這批資料日後在國內已散佚,所剩聲音檔案殘缺不全,但2013年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歐樂思,將當年完整的56捲錄音盤帶送來台灣,由台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進行轉錄工作,因歐樂思於1960年代曾幫忙好友史惟亮籌措相關調查資金,因此事後獲贈一套錄音拷貝。

民族音樂研究所師生將這批擁有豐富原住民歌謠的聲音檔案帶回部落,重新尋找歌者,再次檢驗樂曲,做深入分析探討。今年年初,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將此批原始盤帶捐贈給我國國家檔案局,讓這批在海外流浪多年的國寶再次回到台灣。台師大則從2019年開始獨立進行研究後的出版,去年原民會也大力支持對於此份早期錄音的出版。

台師大和原民會進行傳統歌謠的復振工作,讓年輕一輩族人能繼續傳承經典歌謠。(圖由台師大提供)

台師大和原民會進行傳統歌謠的復振工作,讓年輕一輩族人能繼續傳承經典歌謠。(圖由台師大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