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蔣市府砸3.57億推「智慧號誌」救塞車 學者:效果有限

台北市政府計畫以3年投入3.57億元預算,推動「智慧號誌」,以紓解壅塞車流。圖為內科周邊大塞車。(資料照)

台北市政府計畫以3年投入3.57億元預算,推動「智慧號誌」,以紓解壅塞車流。圖為內科周邊大塞車。(資料照)

2023/02/14 19:38

相關新聞連結:
解決塞車 蔣萬安拍板3.57億設立智慧號誌、估可省時5至8%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14日)於市政會議拍板,計畫以3年投入3.57億元預算,推動「智慧號誌」紓解壅塞車流。但交通學者直言「效果有限」,應將預算經費用於強化大眾運輸系統,更有幫助;也有學者說,智慧號誌控制可即時偵測車流變化,預先設計一套比較好的實施計畫,確實能提升交通順暢的作用,但前提確保是偵測車輛的準確度,若是偵測的攝影機無法判讀路況,例如大車遮蔽小車,就不能精確判讀車流。

藍武王:最好方式還是強化大眾運輸系統

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榮譽退休教授藍武王認為,智慧號誌頂多紓解10%車流,但如此一來可能吸引更多的車流進入,因為車流屬於動態,當一條道路順暢通行,用路人相對選擇更好走的道路,紓解的車流反而就被吃掉,效果相當有限。

藍武王說,台北市道路空間就是這麼大,若是增建高架橋梁或拓寬馬路,車輛只會更多,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強化大眾運輸系統,包括多蓋公車專用道、持續建設捷運讓網絡更綿密通達,提升大眾運輸的效率,減少私人開車或騎車,政府責任是要提供實惠大量的大眾運輸才是重點。

邱裕鈞說:智慧號誌成功關鍵在偵測車輛準確度

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說,所謂智慧號誌就是適應性號誌控制,透過車輛偵測器蒐集到即時車流變化,決定紅燈等候時間與開啟綠燈做出好的實施計畫,過去受限偵測技術沒辦法普及,尤其台灣機車多,偵測難度高,然而隨著偵測車輛的技術大幅改善,例如AI影像辨識提高偵測準確度,智慧號誌應用漸漸增加。

邱裕鈞說,智慧號誌推行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偵測車輛的準確度,例如道路的車流環境是否容易判讀,大車遮蔽小車就可能無法偵測到真實的車輛,類似狀況要能排除;還有,智慧號誌雖然優先適用於易壅塞且車流龐大的路段,但僅做一個路口也沒用,建議市府交通單位設置時,應把一個區域把前後路口都納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