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水氣富翁來了!印度洋「季內振盪」發展 台灣月底有望降甘霖

有模式預測將有一波「季內振盪」於西印度洋發展起來,有機會在1月底到2月初的時候為台灣帶來持續性降雨。(圖擷自臉書「報氣候-中央氣象局」)

有模式預測將有一波「季內振盪」於西印度洋發展起來,有機會在1月底到2月初的時候為台灣帶來持續性降雨。(圖擷自臉書「報氣候-中央氣象局」)

2023/01/16 16:3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22年少了颱風、西南氣流所帶來的大量雨水,讓中、南部雨季落空,南部台南、恆春、大武站的平均雨量則創下30年最低,南部今年上半年恐面臨水情緊張的狀況,不過有模式預測將有一波「季內振盪」於西印度洋發展起來,有機會在1月底到2月初的時候為台灣帶來持續性降雨。

中央氣象局臉書專頁「報氣候-中央氣象局」發文表示,近期模式預測將有一波「季內振盪」於西印度洋發展起來,根據過去統計經驗,當「季內振盪」的強對流位於印度洋和海洋大陸時,大氣環境條件有利台灣附近水氣增加,降雨增多。

若未來「季內振盪」仍維持且有持續向東傳播的跡象,預估在1月底至2月初的時候,台灣可能會有較持續性的降雨發生。

所謂的「季內振盪」是在熱帶地區,由西向東傳播,繞行全球1周的自然現象,通常在熱帶印度洋生成,往東通過海洋大陸至太平洋後逐漸減弱,但持續向東繞行,繞行地球1周約30到60天,可以想像為一個巨大的對流雲,在熱帶由西向東移動發展。

「季內振盪」可分為對流活躍及對流抑制兩種階段,對流活躍的區域,有劇烈的上升運動,讓地面空氣舉升作用加強,促使對流雲系和降雨的發展,但舉升後的空氣終將回歸某處,因此在強對流區的前後,分別是對流抑制的區域,大規模的下沉運動不利於降雨發生。

若「季內振盪」在印度洋或海洋大陸發展,會增加台灣附近水氣,但若「季內振盪」在非洲、西太平洋、西半球則會讓台灣轉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