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貓熊「團團」癲癇恐是2病因 獸醫師:不能肯定活多久

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左一)、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左二)等人,出面說明大貓熊「團團」癲癇檢驗結果。(記者蔡亞樺攝)

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左一)、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左二)等人,出面說明大貓熊「團團」癲癇檢驗結果。(記者蔡亞樺攝)

2022/10/12 16:22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8月發生癲癇,9月18日到台大動物醫院進行MRI(核磁共振)檢查、抽取腦脊髓液檢驗,動物園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病情及後續照護,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表示,從MRI影像顯示排除病毒感染,甚至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篩檢也是陰性,因此懷疑2個病因的可能性,包括炎症造成或腫瘤確診,後續持續進行追蹤。

賴燕雪指出,炎症造成癲癇可能有免疫疾病的問題,若在人引起壞死性發炎,必須做一些相關檢測,但目前檢測方法是用人的抗體,沒辦法用在動物身上,這部分無法繼續追蹤,還有可能病因是腫瘤,腫瘤要確診的話,也必須做進一步的定位採檢,人的物種研究相對的多,但大貓熊腦結構沒有類似的作法處理,因此如果要針對「團團」懷疑病灶區做採樣,對牠是一個很高風險,不知道採樣以後周邊組織是否受到侵害。

賴燕雪表示,以「團團」目前精神、活力跟生活品質,目前做這樣動作不是一個很恰當的時機,因此目前無法講說一定是哪個疾病造成癲癇,後續治療方針主要控制癲癇不要再發生,如果臨床表現變得更嚴重 會做緊急追蹤處理。

日前有媒體報導引述腦神經外科醫師說法,稱團團只剩半年壽命?賴燕雪對此表示,報導中提到「團團」壽命剩半年,是人醫針對人類發生腦部腫瘤狀況下的評斷,至於團團壽命有多久,目前也沒有相對文獻針對不管在壞死性腦炎或腦腫瘤的案例存在,都沒辦法肯定說還能再活多久。

有媒體質疑「團團」癲癇,相隔一個月才到台大動物醫院檢查,SOP如何制定?賴燕雪表示,「團團」癲癇發生在8月23日,園方在8月24日發現怪怪的、9月初又發現怪怪的,兩次怪怪的因此再去回溯,癲癇發生後也沒有太明顯的問題,9月初邀台大動物醫院神經科醫師會診討論需要進一步MRI檢查。

賴燕雪說,要把動物搬運到台大動物醫院進行MRI是浩大工程,相關設備能否用在「團團」身上,同時確保醫院是否有相關傳染病,因為大貓熊不像狗貓有專用疫苗,所以避免疾病傳染,事前做環境消毒、路線測量,且不影響看診與飼主權利才能安排檢查,並考量用藥風險,10月1日才決定服用抗癲癇藥。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補充,動物不是人類,很多疾病處理的資訊是來自人的醫療經驗值,而回顧過往一些文獻,有大貓熊發生癲癇1、2天內就往生,但能否拿來跟團團對比就是問號問號,因為是不同時間點發生。

他強調,希望「團團」快快樂樂過日子,目前身體和服藥狀況都正常,就不該過度治療或一定要做什麼事,此外也會有醫療風險評估,透過日常觀察一步步釐清,萬一再發生癲癇情況、有任何臨床症狀或疾病,動物園會積極勇敢面對處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