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貓熊「團團」癲癇非腦血管病變 北市動物園下午記者會說明

大貓熊「團團」目前已經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且並未出現副作用。(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團團」目前已經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且並未出現副作用。(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2022/10/12 10:31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8月份發生癲癇,園方9月18日安排「團團」到台大附設動物醫院進行MRI(核磁共振)檢查,並抽取腦脊髓液檢驗分析,腦脊髓液檢驗報告今出爐,園方指出,依「團團」MRI及腦脊髓液的檢驗指數分析,已排除腦血管病變或感染所造成的癲癇,但炎症或腦部腫瘤引發的可能性需要釐清,動物園下午2時將召開記者會說明檢驗結果及後續照護。

大貓熊「團團」多項腦脊髓液檢驗結果已經出爐,動物園邀集台大附設動物醫院、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屏科大獸醫學系等獸醫師、專家學者,以及台大動科學系動物營養教授和台大醫院、台北榮總醫院腦神經科專業醫師等組成的醫療顧問團,針對「團團」的MRI影像及各項檢驗結果診斷病況,並為後續的照護方向進行評估及建議。

園方表示,依「團團」MRI及腦脊髓液的檢驗指數分析,已排除腦血管病變或感染所造成的癲癇問題,但因炎症或腦部腫瘤引發的可能性則需要後續釐清。考量人類腦部腫瘤的確診,通常需要靠儀器定位進行採樣、組織病理診斷進行研判,醫療顧問團綜合「團團」在臨床表現與麻醉、腦部採樣風險評估後,建議「團團」定期檢查追蹤,「團團」目前已經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並未出現副作用。

另外,園方表示,今年18歲的「團團」現已步入中老年齡,肌力容易出現流失現象,醫療顧問團營養學專家亦針對後續照護給予重要建議。動物園保育員及獸醫照護團隊嚴密觀察,「團團」在8月31日發生異常行為後,至今未再發生疑似癲癇的症狀,進食情形及活動力也恢復到以往的狀態。

園方表示,雖然「團團」身體抱恙,為了維持其應有的生活品質,近期仍會安排牠回到展示場活動。照護團隊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嚴陣以待」,針對「團團」如發生癲癇時的場地安全性進行盤查並防護外,也再次檢視發病時的緊急處理作業流程周延性,以維護「團團」生命安全。

「團團」於8月31日最後發生異常行為後,至今未再發生疑似癲癇的症狀,進食情形及活動逐漸恢復正常。(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團團」於8月31日最後發生異常行為後,至今未再發生疑似癲癇的症狀,進食情形及活動逐漸恢復正常。(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為了維持大貓熊「團團」應有的生活品質,近期仍會安排牠回到展示場活動。(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為了維持大貓熊「團團」應有的生活品質,近期仍會安排牠回到展示場活動。(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團團」身體有恙,各界專家群給予大貓熊「團團」醫療上的諸多建議。(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團團」身體有恙,各界專家群給予大貓熊「團團」醫療上的諸多建議。(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