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石門水庫淹沒區住戶生活補助 民代要求落實居住正義

目前阿姆坪水域在水庫興建前就是卡拉社部落。(記者謝武雄攝)

目前阿姆坪水域在水庫興建前就是卡拉社部落。(記者謝武雄攝)

2022/09/08 18:12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石門水庫興建時,曾將淹沒區內卡拉社部落原住民遷村至大溪中庄,之後又搬遷到觀音大潭,由於2015年起只要設籍復興區的民眾都可以領到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發放的生活補貼金,今年更調整為每人每年5000元;市議員王仙蓮今質詢時認為,卡拉社部落族人應該比照復興區民領取補助;市長鄭文燦則同意王仙蓮看法,也會請原民局、復興區公所全力協助。

復興區長游正英說,卡拉社部落原本位在現在的石門水庫阿姆坪水域中央位置,當年政府要蓋石門水庫,46戶被迫遷,居住環境差,政府也不關心,由於這些搬遷戶是被迫遷出,政府不能因為部落不在原鄉就不管,部落更應該領生活補助。

林日龍表示,目前水利署調查,當初卡拉社部落三次遷徙,市府是否善盡協助搬遷,並給予合理補償,未來將作為是否發給生活補助金依據,以實現居住正義。

王仙蓮說,卡拉社部落族人被迫歷經三次遷徙,從石秀坪到大溪中庄新村,沒想到被颱風將房屋摧毀,之後再遷移到觀音大潭移民新村,碰上高銀化工鎘污染事件而散居各地,卡拉社部落族約有386人,約100人回到原鄉,其餘散落都會區,希望能納入發放生活補貼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