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大崙山驚見絕美雲瀑 山中銀杏果有毒勿採食
在植物界有「活化石」之稱的銀杏樹,葉片裂痕大又深是公樹(右),反之,葉片裂痕較淺的是會結果的母樹(左)。(資料照,記者謝介裕攝)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南投縣近日因天氣變化劇烈,致鹿谷鄉大崙山再度出現雲層隨風飄動,宛若海浪般一波波襲捲而來的雲瀑美景,引人入勝之餘,民眾也發現滿山遍野的銀杏樹結果纍纍,但小半天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提醒民眾,千萬別被吃銀杏補腦、強化記憶力等廣告手法洗腦,事實上,銀杏是屬於有毒植物的一種,除非加工處理過後才可食用,否則,不可生吃,以免中毒危及生命安全。
鹿谷鄉種植銀杏面積廣達100公頃,集中在大崙山,迎面而來都是銀杏與茶樹交織的景觀,與似浪濤般從天際渲洩而下的雲瀑,交織出像山水畫般仙境,美到令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值得一提的是,整座山頭的銀杏造林區,係1992年間農友配合縣府「混農林業」示範區計畫所栽種,不過,管理權責從縣府移交國有財產署後,一度被認為有違水土保持與不符造林作物,經縣府出面溝通協調後,茶樹與銀杏也才同時獲保存,更凸顯這片山林美景珍貴的一面。
小半天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建興說,銀杏是一種很特殊的景觀樹,早在2億多年前的石炭紀及二疊紀間即已存在,在植物界有「活化石」的美譽,加上生長緩慢,往往從爺爺時期栽種,迄孫子出生後才能採收果實,所以又名「公孫樹」。
一般植物多半是雌雄同體,銀杏則是少數「雌雄異株」,最簡單辨認的方法,即公樹雖與母樹一樣會開花,但不會結果,其次,也可從分枝角度大小、冠形圓尖等方式辨識。
今年梅雨季迄今,因雨水充足,加上大崙山銀杏樹的樹齡也都接近30年,以致每株母樹生長狀況良好,所結果實又多又大,但協會再次提醒民眾,市面上買來食用的銀杏果均已經過加工,將有毒部分剔除,若是生果則不可吃,因銀杏全株有毒,尤其是果實中的果肉及胚體更含有氫氰酸毒素,若誤食便可能出現嘔吐、痙攣等中毒症狀,須儘速就醫治療,民眾不可不慎!
南投縣鹿谷鄉大崙山因天氣變成,致雲海似浪襲捲而下,與銀杏及茶樹交織出山水畫般美景。(圖由民眾提供)
南投縣鹿谷鄉大崙山銀杏造林區的銀杏樹目前結果纍纍。(圖由民眾提供)
南投縣鹿谷鄉大崙山銀杏造林區的銀杏樹目前結果纍纍。(圖由民眾提供)
南投縣鹿谷鄉大崙山銀杏造林區中的銀杏及茶樹交織出一片綠意盎然景緻。(圖由民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