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學甲小麥種植面積不到50公頃 黃金傳奇岌岌可危

學甲小麥採收近尾聲,因今年小麥種植面積少了近百公頃,「黃金傳奇」岌岌可危。(記者楊金城攝)

學甲小麥採收近尾聲,因今年小麥種植面積少了近百公頃,「黃金傳奇」岌岌可危。(記者楊金城攝)

2022/03/16 20:11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又到了小麥成熟時,台南學甲小麥產業文化節26、27日將在學甲光華里小麥田區登場。但學甲今年小麥種植面積少了近百公頃,「黃金傳奇」岌岌可危。

學甲栽種小麥已20多年,成為當地特色經濟作物,成就學甲「黃金傳奇」,與台中大雅、彰化大城成為國產小麥三大產區。

學甲小麥約在每年10月中旬陸續播種,到翌年3月,麥穗植株由青轉黃,季節限定版的黃金麥浪美景再現,吸引愛好攝影者拍照取景。

學甲區農會在5年前因此開辦學甲小麥節,行銷小麥產業,與學甲西瓜節、虱目魚節、蜀葵花節都是很受歡迎的地方產業文化活動。

學甲小麥節去年因疫情而停辦,今年農會敲定26、27日在學甲光華社區的小麥田區舉辦,推出音樂表演、小麥文創注連繩DIY製作、園遊會和農產品展售會。小麥田旁邊就是蜀葵花田。

但學甲小麥產業因種植面積銳減,推廣種植不易;小麥以往都由大專業農種植,今年有2位農民棄種,農民說,因小麥銷售管道有限,種植收益也比不上政府「大糧倉」計畫獎勵的作物來的高,乾脆改種硬質玉米。

農民李三陽往年栽種近50公頃小麥,今年全改種硬質玉米,省工省時,收益更好。三慶里長郭炳洪往年種植100公頃小麥,已連2年棄種,主因都是產銷失衡。

學甲唯一的小麥農李智豪,與金門農會契作,生產的小麥賣到金門,有固定利潤,才持續栽種小麥近50公頃,但他說,今年鳥害比以往更嚴重,吃掉約3成小麥收穫量,趕也趕不走,因為只剩下他種植小麥,鳥兒全跑到他的小麥田覓食。

學甲小麥節將在學甲光華社區舉辦,小麥田旁邊就是蜀葵花田。(記者楊金城攝)

學甲小麥節將在學甲光華社區舉辦,小麥田旁邊就是蜀葵花田。(記者楊金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