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峨眉連10震群震 氣象局:此區罕見、需嚴密監測
![今日新竹淺層地震發生順序。(取自氣象局長鄭明典臉書) 今日新竹淺層地震發生順序。(取自氣象局長鄭明典臉書)](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04/3820267_1_1.jpg)
今日新竹淺層地震發生順序。(取自氣象局長鄭明典臉書)
相關新聞請見︰
首次上稿 17:22
更新時間 21:23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新竹縣峨眉鄉今天上午10點44分至晚間7點22分,不到9小時內發生「連10震」群震,規模介於2.4至3.7之間,氣象局長鄭明典也在臉書發文驚呼「連續幾次了!」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這起群震很靠近新城斷層,初判是地底下有岩層破裂產生,至於地震是否由新城斷層活動影響?則須由地調所進一步分析。
陳國昌說,這個地區過去30年來地震非常少,規模介於3至4之間觀測到59個、但較鄰近這個震源的只有9個,今天發生群震的狀況需要嚴密監測。
陳國昌說,震源週邊鄰近3個活動斷層,最接近第一類斷層(1萬年內曾發生錯移之斷層)新城斷層,週邊還有活動性較低的新竹斷層以及湖口斷層(皆屬第二類斷層),初判成因是地底下有岩層破裂。
陳國昌說,在這個長期沒有地震發生的地方,忽然有中小型的群震發生「當然有好有壞」,會推測這些中小型地震能夠將所累積的能量都釋放嗎?並不太能夠確定,因此將採取「料敵從寬」,會嚴密監測。
陳國昌說,由於這10個地震規模差不多,難以斷言哪一個是主震,若後續發生較中大的地震,則今天的地震就叫做前震,他強調,後續地震的規模也難以從10個群震推估。
他說,民眾也不用太過於緊張,目前還看不出來較大的地震的可能,加上距離最後一震已經超過一個小時,比較沒有那麼密集,需要持續觀測。
氣象局觀測指出,1973年至今,震源週邊曾經發生過規模3以上的地震共有62個,多數規模介於3至3.5,3至4之間59個、規模4以上更少只有3個,規模最大的是4.2、深度9.2公里,為發生在2014年5月31日的小區域地震。
![新竹峨嵋群震震源週邊鄰近3個活動斷層(圖中編號2~4),最接近第一類斷層(1萬年內曾發生錯移之斷層)新城斷層,週邊還有活動性較低的新竹斷層以及湖口斷層。(取自地調所) 新竹峨嵋群震震源週邊鄰近3個活動斷層(圖中編號2~4),最接近第一類斷層(1萬年內曾發生錯移之斷層)新城斷層,週邊還有活動性較低的新竹斷層以及湖口斷層。(取自地調所)](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04/3820267_2_1.jpg)
新竹峨嵋群震震源週邊鄰近3個活動斷層(圖中編號2~4),最接近第一類斷層(1萬年內曾發生錯移之斷層)新城斷層,週邊還有活動性較低的新竹斷層以及湖口斷層。(取自地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