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挖坑道、榮辱相依 台大生巧思設計「單打雙不打」桌遊

「單打雙不打」桌遊正夯,現代人體驗戰地下的金門生活。(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中共解放軍一甲子前對金門啟動的「單打雙不打」軍事威脅,如今透過5位8年級中段班的新世代,轉化為時下流行的「桌遊」,並以「金門無懼」為名,即日起在金門「村復號」店家登場,有遊戲背景、歷史事件說明及桌遊體驗。
5名先後在台灣大學就讀的年輕人郭澤勳、陳祺、張哲叡、張顏釗、連子勻,巧妙設計遊戲規則,讓玩家構築地下坑道過程,既要一起挖坑道,又要滿足自己的私利,該如何在公共和私人利害間拉扯?又不會因「恐懼值」升高而終止遊戲、宣告失敗,彷彿活生生剖析戰爭下的金門島民,掙扎於國家存亡與個人生死間的一種另類生存遊戲。
目前在台大歷史所碩三就讀的張哲叡說,與4位夥伴平日喜歡旅遊,會把所學跟旅行結合;他因為學歷史,又對金門感興趣,在一場有關金門的讀書會當觸媒,大家花了半年時間開發這款桌遊。
他說,從1958年823砲戰啟動到1979年1月1日美國、中國建交才停止對金門「單打雙不打」砲擊,這20年間,砲彈或戰爭邊緣早已融入金門人的日常;現代生活距離戰爭很遠,一般民眾對金門的了解也有些疏遠,希望藉此遊戲,讓大家體會那個時代的氛圍,也彌補這些已逐漸斷層的歷史區塊。
桌遊主設計人連子勻說,玩家扮演生活在單打雙不打的年代的金門人,需要團結克服生活困境,消除彼此的恐懼;玩家必須合力完成坑道修築,並嚐試維持日常需食物和金錢,當「砲擊」、「缺糧」增加恐懼,也許就要靠「宗祠」、「去雜貨店買愛吃的東西」等代表正面情緒的選項來減緩恐懼,當版面上9個地點全數以坑道串聯,即達成勝利條件。
忽悠旅社、村復號、浯作工作室共同主辦的「單打雙不打」概念展,在桌遊加入「4色牌」、「雷霆演習」、「關聖帝君顯靈以大刀掃落砲彈」許多和金門常民有關的生活狀態,無論是在地或是遊客,經過講解都能輕易上手,即日起至11月1日的上午10點30到下午5點,在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43號「村復號」3樓有現場解說、體驗。

5名年輕人郭澤勳(右2)、陳祺(右1)、張哲叡(左1)、張顏釗(右3)、連子勻(蹲者),共推單打雙不打桌遊。(記者吳正庭攝)

單打雙不打桌遊的設計,當版面上地點全數以坑道串聯,就算達成勝利條件。(記者吳正庭攝)

只要透過解說,單打雙不打桌遊可以邊玩邊學,即使連從來未曾接相關話題的外國朋友,也能很快入狀況。(記者吳正庭攝)

單打雙不打概念展,現場也放置許多和金門戰地政務時期的紙幣、通行證。(記者吳正庭攝)

單打雙不打概念展也是一場金門歷史事件陳展。(記者吳正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