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哺乳動物也能用肛門呼吸! 有助提高低氧存活率

專家以老鼠及豬隻做實驗,發現哺乳動物也能用肛門吸收氧氣。(路透檔案照)

專家以老鼠及豬隻做實驗,發現哺乳動物也能用肛門吸收氧氣。(路透檔案照)

2021/05/16 00:2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一些海洋生物能在緊急狀況下透過腸道呼吸,現在研究人員在實驗中證明,哺乳動物老鼠、豬,也能在危急時用這種方法吸收空氣,研究指出,這項發現,或許可在呼吸器設備欠缺時,應用在有呼吸窘迫情況的病患身上。

較高等動物通常利用肺部或鰓來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然而,如鰍、鯰、海參等海洋生物,也能在必要時用後腸進行氧合作用,以利在緊急狀況下生存,這種方式稱為「利用肛門腸內呼吸」(enteral ventilation via anus,EVA)。「法新社」15日報導,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人員的實驗顯示,在實驗環境下,哺乳動物也能用肛門吸收氧氣。

報告主要作者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學者岡部亮(Ryo Okabe)說,「直腸黏膜下有細小血管網,表示經由肛門給藥很容易進入血管」,這一點讓研究團隊好奇,是否也能用同樣的方式輸送氧氣。他們在實驗中讓老鼠、豬處於缺氧環境中,實驗兩種輸氧方式:將氧以氣體形式灌入直腸,以及將富含氧氣的含氧全氟萘烷液體通過同一途徑灌洗直腸。

實驗顯示,氣體、液體兩種形式都提高氧合作用,讓受試動物的行為趨於正常,並且延長生存時間。研究也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證實了細胞氧合作用的提升,而且與氧一起被吸收的少量液體,並未擾亂腸道菌,顯示液體給氧是安全的。

這項研究報告14日在生物醫學刊物出版社「細胞」旗下「醫學」(Med)期刊發表。報告共同作者、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武部貴則(Takanori Takebe)說,「呼吸窘迫病患可藉由這種方式,維持其氧氣供應,減少缺氧的負面效應。」

研究團隊最終希望能在臨床試驗中建立出將這種技術有效應用在人體的方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