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退休夫妻開闢農場 靠2昆蟲年收逾百萬

陳世雄夫婦因年改每年少領5.7萬,但經營有機農場意外增加百萬元收入。(記者顏宏駿攝)

陳世雄夫婦因年改每年少領5.7萬,但經營有機農場意外增加百萬元收入。(記者顏宏駿攝)

2021/02/10 14:25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2018年7月年金改革上路,前明道大學校長陳世雄夫婦(太太為國小老師退休)一年被砍了5.7萬元,但2夫婦倆仍支持政府的決定,退休後他們利用自己1片農園,在彰化縣溪州鄉開闢「City Bear 有機農場」,靠著黑水虻、蜜蜂等多項益蟲創造有機農業產值,年收入「意外」增加逾百萬元。

陳世雄夫婦特別利用年終感謝農場的一草、一物「賜福」給他們,今天揪團吹薩克司風給農場萬物聽,他說,自己退休後每天都非常快活,因為農場有「學不完的知識」,看著田間生機盎然,體會生態的奧妙,他們希望把自己這套「既賺到錢,又賺到健康」退休法寶推廣出去。

陳世雄是農業博士,在明道大學校長任內,一手推動「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成立,因應台灣地狹人稠,他心中有一套「高產值」的有機農場運作模式,他說,之前因為公務繁忙,無力實踐,退休後終於可以放開手,把學理用在自己的農場上。

他的農場位於溪州鄉,3分地的農地種植地瓜、紅龍果、高麗菜、木瓜等蔬菜,但真正讓他「賺到退休後第一桶金」的是蜜蜂,蜜蜂是「環境的「哨兵」,農場周邊乾不乾淨,從蜂群的健康和數量就可探知一二,他說,自己其實是「養蜂門外漢」,從2個蜂箱開始飼養,不到2年已增加到50個,全因對蜜蜂的好奇,他讚歎「蜜蜂真是史上最完美的昆蟲」,他收取百花蜜、蜂王乳、花粉、蜂膠販售,也做成蜂蜜醬,甚至以「1公克5元」賣蜂巢給高雄一間五星級飯店,2公斤的蜂巢就能賣1萬元。

而真正讓「City Bear 有機農場」出名的是「黑水虻」,2年前因國際流行非洲豬瘟,台灣禁收廚餘養豬,陳世雄大聲呼籲養黑水虻去化廚餘,之前他已成功繁殖黑水虻1年多,他用黑水虻的幼蟲養蛋雞,省下大筆的飼料錢,這1年來許多社團前來請益黑水虻的養殖,讓農場成為國內重要的黑水虻推廣中心,馬來西亞台僑慕名前來向他請益,成功用黑水虻飼養燕子生產燕窩。

陳世雄說,他不用「金錢」去思考農場的產值,而是用「碳排放」,能減碳的技法,他就嘗試,每一種資材進到農場都要計算它的碳排放,這是一個「生態平衡」的有機農場,他無須再使用任何的化學資材做病害防治,這種操作手法非常適合地狹人稠的台灣。

他說,台灣地小,農業規模很難跟美、加、澳等大國相比,前年他到美國西雅圖一個大型蘋果農場拜訪,場主每年春天要花錢請專業蜂農於農場內置1000個蜂箱,1個蜂箱放3個月就要付美金1500元給蜂農,他問蜂農年產值多少?對方說80萬美金,他心想,台灣那麼小,有什麼條件跟別人拚?

他說,有機是台灣農業的出路,更是解決「人口老化」的解方,他退休後收入增加,全部去買「老人的玩具」,例如,最近他添購一部「電腦烘豆機」,烘豆機與電腦結合,溫度、時間、品種的改變,可以「調教」出味道千變萬化的咖啡豆,「我甚至可以為你量身打造,最適合你的咖啡」。

他認為,「有機農業」應走入生活做「無限延伸」,現在很多安養中心都來他的農場見習,藉由園藝栽種和音樂吹奏,來達到「慢老」的目的。

他強調,學習跟環境相處,大地有學不完的知識,從生態觀察和身體的勞動獲得生活的樂趣,他毋須上溪頭、出國,每天在農場一樣精彩萬分,在「生生不息」之中,他體會到「老的樂趣」。

陳世雄介紹他的養蜂方式。(記者顏宏駿攝)

陳世雄介紹他的養蜂方式。(記者顏宏駿攝)

陳世雄(右2)感謝農場萬物,揪團吹薩克斯風給它們聽。(記者顏宏駿攝)

陳世雄(右2)感謝農場萬物,揪團吹薩克斯風給它們聽。(記者顏宏駿攝)

陳世雄(中)感謝農場萬物,揪團吹薩克斯風給它們聽。(記者顏宏駿攝)

陳世雄(中)感謝農場萬物,揪團吹薩克斯風給它們聽。(記者顏宏駿攝)

從空中鳥瞰陳世雄的農場。(記者顏宏駿翻攝)

從空中鳥瞰陳世雄的農場。(記者顏宏駿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