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風機間距爭議未解 海龍風場環差5度卡關

海龍風場留設與鄰近風場連續的鳥廊道。(取自環評資料)

海龍風場留設與鄰近風場連續的鳥廊道。(取自環評資料)

2021/02/05 19:18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海龍2號、3號風力發電計畫命運多舛,歷經4次環評初審與1次環評大會後,今日環評專案小組審查再度因風機間距問題,遭環委打回票。

海龍二號、三號風場位於彰化外海45至50公里,屬於離岸較遠的風場,2風場均於107年2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但隨著海上風電技術日趨成熟,再加上海龍二號風場因臨近航道,而縮減40%面積、海龍三號為留設銜接連續的鳥類廊道,面積減少14%。為達併網的商業規模,海龍決定將原來規畫6至9.5MW風機提升為11至15MW的大型化風機。

然而風機變大,風機葉片直徑也從151公尺增至230公尺,為能確保鳥類飛行不受影響,風機間距成為環委最為關心的議題。海龍原環境影響說明書承諾盛行風間距至少為葉片直徑7倍(1057至1148公尺)、非盛行風間距至少為葉片直徑5倍(755至820公尺);而這次則改為盛行風向間距至少1158公尺、非盛行風向間距至少666公尺。

為說服環委,海龍舉英國、丹麥的風場研究指出,鳥類於風場遠處就會自動轉彎,僅3%會進入風場內飛行,但進入風場內的鳥絕大多數仍會主動迴避風機;海龍策略長蔡倩傑更親自說明,根據流體力學,風機不會將鳥類吸入並撞擊扇葉。

但海龍的說法,環委並未買單,認為海龍環差案的間距不能比原環評承諾的更小。有環委直指,風場面積縮減是能源局與交通部的契約,但海龍卻一直掐著場址退縮要求環評讓步,「不能因為你們的契約,而改變環評的原則」。

環委更向海龍直白的說,若承諾風機間距維持原環說書最小間距至少820公尺就放行;但海龍團隊離席討論後仍舊表示,「不是不肯,而是做不到」。

另有環委向能源局提出解套方案,指出依規定鄰近風場於邊界須各自退縮6D(6個風機直徑),但若互相協調,在彼此不會干擾的情況下,風場邊界佈設風機,「這樣就可以多插好幾支風機」。不過能源局表示,如此會牽涉到風場買賣易主的問題,仍須再商議。

最終本案並未通過審查,海龍須於3月31日前將資料補正,送交專案小組再審。

海龍二號、三號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今日進入環保署環評專案小組審查。(記者羅綺攝)

海龍二號、三號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今日進入環保署環評專案小組審查。(記者羅綺攝)

海龍以14MW風機為模型下,依實際尺寸按比例尺繪製的風機間距與鳥類大小對照圖。(取自環評資料)

海龍以14MW風機為模型下,依實際尺寸按比例尺繪製的風機間距與鳥類大小對照圖。(取自環評資料)

海龍策略長蔡倩傑說明,根據流體力學,風機不會將鳥類吸入並撞擊扇葉。(記者羅綺攝)

海龍策略長蔡倩傑說明,根據流體力學,風機不會將鳥類吸入並撞擊扇葉。(記者羅綺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