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獨家》洋流發電再突破!國家級測試場與基地港完成規劃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中山大學團隊打造400kW洋流發電機組。(記者洪定宏翻攝自陳陽益的簡報資料)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中山大學團隊打造400kW洋流發電機組。(記者洪定宏翻攝自陳陽益的簡報資料)

2021/01/14 00:57

發電機組提升至400kW級實海測試

〔記者洪定宏/高雄報導〕本報於2016年8月獨家報導台灣黑潮發電獨步全球的3大技術,4年後,國家海洋研究院在中山大學研發團隊協助下,完成國家級洋流能測試場的優選規劃,並選台東縣伽藍(富岡)和新港漁港為洋流發電基地港,希望今(2021)年至2025年,逐步完成2MW(2百萬瓦,每天可產生4萬8000度電)商轉機研發測試,同時規劃未來發展成國際洋流發電機組測試海域,供國際合作。

另外,研發團隊已於去(2020)年,將50kW(50千瓦,每天可產生1200度電)洋流發電機組,提升至400kW(400千瓦,每天可產生9600度電),並進行實海測試,將在改善修正設計後,今年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持續測試。

前海洋委員會副主委、中山大學西灣講座教授陳陽益評估,如果設置10台2MW商轉機,自主發電量可供應綠島一整年的用電。

國海院院長邱永芳強調,黑潮流經台灣東部,蘊含龐大的發電潛能,國海院與中山大學陳陽益團隊合作研發有成,逐步實現總統蔡英文的「非核家園」。

陳陽益指出,雖然台灣在洋流發電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但台灣東部海域環境資料嚴重缺乏,必須進行全面調查及洋流能潛能評估。

經過團隊勘查,綠島西南海域最適合建置國家級洋流能測試場,將進一步與台東縣政府等單位協商。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與工程學系副教授許弘莒強調,國家級洋流能測試場距離台東縣迦藍漁港僅約32公里,港域穩靜度佳,如果進行擴建,對漁船進出及港區使用的影響最低,卻對漁港發展有很大助益,最適合開發為洋流發電基地港。

迦藍漁港現有防波堤長度779公尺、泊地3.66公頃、碼頭1233公尺、水深2公尺至4.5公尺。

擴建計畫希望再增加防波堤825公尺、碼頭275公尺、新生地面積3.9公頃,工程建設經費約27億元,已獲得台東縣政府及漁會支持,將進一步和漁業署及交通部協商。

國家海洋研究院強調,另一適合規劃為洋流基地港的是台東縣新港漁港,距離綠島西南海域約55公里,水深7公尺至9公尺,港埠用地(碼頭、防波堤、海堤、水岸設施)約4.8公頃。

擴建計畫為新建西防波堤與延長現有東防波堤,構成洋流基地港碼頭泊區的外廓設施,並利用現有內泊地海堤外,興建碼頭及填築部分新生地,並開闢聯外道路。

從2012年開始,陳陽益率中山大學團隊,與萬機公司董事長白俊彥合作,執行海流發電系統效能驗證產學計畫,並獲得科技部支持「瓩級黑潮發電先導機組研發與實海域測試平台建置計畫」。

2016年,研發團隊創造全球3項第一,包括在水深900公尺建置深海繫泊系統與浮式平台;50kW洋流能單元發電機測試,平均發電功率26.31kW;深海洋流能測試系統,掛載低轉速洋流能渦輪機,成功於每秒0.45公尺流速下啟動發電機,並連續運轉達60小時。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中山大學團隊,嚴選台東縣伽藍(富岡)和新港漁港,作為台灣首座洋流發電基地港。圖為迦藍漁港。(記者洪定宏翻攝自許弘莒的簡報資料)。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中山大學團隊,嚴選台東縣伽藍(富岡)和新港漁港,作為台灣首座洋流發電基地港。圖為迦藍漁港。(記者洪定宏翻攝自許弘莒的簡報資料)。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中山大學團隊,規劃綠島西南海域(E2)為國家級洋流能測試場。(記者洪定宏翻攝自許弘莒的簡報資料)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中山大學團隊,規劃綠島西南海域(E2)為國家級洋流能測試場。(記者洪定宏翻攝自許弘莒的簡報資料)

400kW發電機組實海測試。(記者洪定宏翻攝自陳陽益簡報資料)

400kW發電機組實海測試。(記者洪定宏翻攝自陳陽益簡報資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