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研究:塑膠微粒使潮間帶幼生體死亡率增3倍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國勤團隊發現,藤壺攝食的塑膠微粒愈小,毒性愈高,照片中的螢光就是吃進去的塑膠微粒。(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超過99%的海洋垃圾都是小於5mm的塑膠微粒,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代理主任陳國勤與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研究所碩士余倖霈透過潮間帶最常見的藤壺發現,塑膠微粒提高潮間帶生物下一代幼體的死亡率3倍,且愈小的塑膠微粒毒性愈強。
陳國勤指出,流入海洋的塑膠微粒中有35%來自洗衣機洗滌含人造纖維的衣物,28%來自路上的車輛輪胎磨損、24%來自日常的塑膠瓶罐等,人造纖維排出的塑膠微粒居冠,他指出洗滌6公斤衣物,就會產生60萬顆塑膠微粒。
這些小小的塑膠微粒對海洋生態造成巨大的危害,陳國勤說,由於塑膠微粒容易附著在浮游生物上,而浮游生物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塑膠微粒的大小與浮游生物相似,因此塑膠微粒輕易就能進入食物鏈,研究團隊透過潮間帶最常見的生物藤壺做研究,從藤壺幼生飼養到成體,餵食大小、濃度皆不同的聚苯乙烯塑膠微粒,並讓其交配生產下一代,發現長期食入塑膠微粒的藤壺,雖對親代影響不大,但下一代卻明顯提高死亡率至對照組的3倍,並且若親代藤壺攝食的塑膠微粒愈小,下一代幼生藤壺的死亡率愈高。
陳國勤指出,透過該實驗發現,塑膠微粒將會導致海洋生物的族群減少,但是否會進而影響人體健康則還待研究,他表示由於排入海洋的塑膠微粒主要來自使用人造纖維的衣物,因此民眾選購衣服時,不妨盡量選擇天然的棉麻絲等材質,另外也要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做好資源回收,不讓海洋充滿了塑膠微粒。
過去研究大多集中於繁殖週期在單一棲地的終生性浮游生物,但海洋中大部份底棲的無脊椎動物有較複雜的生活史,如紋藤壺幼生體為浮游生物,成體時行底棲生活,成群附著於水底的岩石上,終其一生可能同時受到水面漂浮及海底沉積的微塑膠影響,陳國勤團隊研究微首次針對擁有複雜生活史的海洋生物進行塑膠微粒的影響研究,該研究論文今年12月刊登在《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代理主任陳國勤(左一)帶領團隊發現塑膠微粒對潮間帶生物群毒害甚鉅。(記者楊媛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