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旅遊補助 業者大讚:很補、史上最接地氣

參加台灣觀光發展論壇的業者,對於安心旅遊補助均持肯定態度。(記者蘇孟娟攝)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灣觀光發展論壇今日在台中市舉行,吸引逾百旅宿業者報名,與會業者肯定交通部推出的安心旅遊紓困方案「很補」、「史上最接地氣」 ,更有業者自覺補助不是萬靈丹,紛提出自救方案,盼國旅轉型拚出永續發展新路。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等人創辦的台灣觀光發展論壇連續6年舉辦,今年逢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全球延燒衝擊,台灣觀光產業慘澹經營,論壇盼提供產官學交流平台,拚出台灣後疫時代的觀光新生機。
與會旅宿業者對交通部推出的安心旅遊補助多給予肯定,墾丁福華飯店總經理張積光指出,安心旅遊補助力道相當大,政府補助1千元,帶動出遊民眾平均5000餘元花費,增4倍收入,若再加計購物或觀光等週邊商機效益,更不只此數,是他見過「最補、「最接地氣」且實際有效的政府紓困補助。
台中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楊琮霖指出,安心旅遊補助讓國旅一枝獨秀,19歲以下免費暢遊樂園等政策也激出家長陪同出遊消費市場,但安心旅遊補助本到10月31日,聽說到9月就要結束,盼觀光局繼續幫忙爭取。
不過,業者也坦言補助未必真的是萬靈丹,張積光認為,業者期待政府補助之餘,也應自力救濟加碼自推補助,例如政府補助1千元,業者自行加碼補助500元,讓出遊住宿成本降低,一起把市場餅再做大,「消費者飛都飛」。
楊琮霖也建議,全台有3、4千旅宿業者均在搶國旅市場,下一階段的紓困案應以獎勵取代補助,業者要有能力自行規劃黃金路線或新旅遊型態,激發旅客出遊,以績效作獎勵依據,取代補助。
中華民國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鄭生昌指出,這場疫情讓觀光產值衰退5千億,幾讓全台觀光產業業者全倒,但這不會是最後一個,業者應學習如何跟疫情共處,他建議旅宿業者合力成立「觀光旅宿互助基金」,可以相互扶持,讓產業發展走得更穩健。
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劉喜臨也建議旅宿或觀光業自救,不能永遠等著政府救,旅行業者要轉型想辦法讓旅遊形塑出「重新認識台灣」的效果,讓國人找到「愛上台灣」的理由,取代只在價格上打轉。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指出,交通部推動紓困1.0、2.0,不做紓困3.0也很怪,但政府之前挹注補助讓觀光產業不致於滅頂,下階段如何補助把錢花在哪、如何花,是應思考的課題。
他也盼業界檢視風險控管及避險能力,趁機讓國旅市場走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創新格局,讓國旅爆發不會僅如曇花一現,或等疫情過後又重回低價競爭。
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針對業者關注的紓困補助只到9月即用盡一事回應,「部長爭取中」; 他強調,政府補助是救一時不是救一世,紓困3.0版補助方案將會參考業者提出的意見一併考量,盼讓補助更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