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七角井」與雲林相似! 地方爭取調查解密

雲林縣水林鄉有兩口「七角井」,地方傳聞距今約有400年,與台南赤嵌園區挖出的「七角井」遺址工法雷同,地方盼能進一步調查解密。(水北村長洪茂仁提供)

雲林縣水林鄉有兩口「七角井」,地方傳聞距今約有400年,與台南赤嵌園區挖出的「七角井」遺址工法雷同,地方盼能進一步調查解密。(水北村長洪茂仁提供)

2020/06/05 16:50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台南赤嵌文化園區挖出遺址中有一口「七角井」,與雲林水林鄉兩口「七角井」工法異曲同工,引起地方對七角井歷史好奇,雲林縣府文化處表示,已與台南考古中心聯繫,將邀請水林在地文史工作者前往台南現勘,盼能透過地方協助,將雲林的七角井列為文化資產保護。

赤嵌文化園區挖出許多遺址,研判應是清代中期至日治時期的建築結構,其中一口七角井引起雲林文化人員注意,旅居在外的水林鄉民林佐孟看到媒體報導,專程前往台南查看。

林佐孟很喜歡研究古井,他說,台南的七角井與水林的七角井幾乎一模一樣,應用拱橋原理建構井壁,並以方型磚堆疊成七個面向,有別於日本岩塊推砌六角井,但到底是荷蘭人建造還是顏思齊駐紮時所建,有待進一步研究調查。

林佐孟熱心奔走,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文資科長張力元指出,已與台南考古中心人員聯繫,下個月將邀集長期鑽研顏思齊文史的水林鄉水北村長洪茂仁、水林在地文史工作者一起到台南踏勘。

張力元表示,水林鄉兩口七角井,一口在水北村、一口在有「洋毛港」之稱的車港村,據當地傳聞兩口古井距今約400年,由於所在地都為私人土地,公部門無法提報為文化資產,若地方有人提報,縣府即可向文化部爭取後續研究調查及修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