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台灣30年 「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醫師辭世

畢嘉士醫師獲挪威國王頒授聖歐拉夫勳章(The Medal of St. Olav)最高榮譽一等勳章。(圖由畢嘉士基金會提供)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為台灣奉獻一生的畢嘉士醫師11月15日於挪威逝世,享耆壽93歲,追思禮拜將於下月(12月)13日下午4點在屏東基督教醫院集會堂舉行,由畢嘉士基金會與其創辦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屏東勝利之家」聯合舉辦,邀請畢醫師的台灣友人、同事與病友齊聚,共同緬懷其對台灣醫療與弱勢照顧的貢獻。
1954年,28歲的畢嘉士醫師在挪威協力差會(The Mission Alliance)派遣下,帶著新婚妻子遠從挪威來到台灣。最初服務於台北樂生療養院,之後也參與創辦了屏東基督教醫院,以及台灣第一個照顧小兒麻痺及身心障礙兒童的「勝利之家」。在台行醫30年,畢醫師為終結麻瘋病、結核病,尤其是小兒麻痺症貢獻極大。
畢醫師是病友和同事口中的「畢爸爸」,他曾用嘴巴為麻瘋病友吸出喉中的濃痰,也曾在開刀中途因血庫缺血,捲起袖子讓護士為他抽血,每逢有貧苦病患付不出醫藥費,他就簽下「Bill O. Bjørgaas(畢嘉士買單)」。
1984年自屏東基督教醫院退休後,他持續為弱勢奔走,遍及越南、波利維亞、尼泊爾、海地等地。2013年返台參加屏基60周年慶,老病患聞風而至,他一一跟病友握手、擁抱、話家常。
60年代台灣人民遭受小兒麻痺疫情威脅,畢醫師從美國進口沙賓疫苗,免費幫屏東地區4000位孩童接種,是台灣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為病童未來著想,畢醫師1963年並在屏東籌設台灣第一個小兒麻痺兒童之家「勝利之家」。
1975年他發現有些小兒麻痺患者因脊椎過度側彎壓迫心臟而喪命,延請美國夏威夷專攻脊椎矯正手術的瓊斯醫師,親自飛到屏東指導台灣醫師施行手術,他也投入其中努力學習新技術,讓無數病患重新站。
1984年畢嘉士退休返國,結束他在台灣30年奉獻歲月;1998年他曾再度來台,在醫師人力缺乏的恆春基督教醫院短期支援,他曾說台灣「是我第二個家,我很想來;但台灣已經進步了,可以照顧自己,不需要我。」他期許以他為名成立的基金會,除關心台灣弱勢,也可以把愛送往世界其他需要幫助的國家。
畢醫師於1997年榮獲第七屆台灣醫療奉獻獎,他也是屏東榮譽縣民、台灣外交之友;在挪威,更獲得國王頒贈「聖歐拉夫勳章」(The Medal of St. Olav),表彰他在醫療宣教上的貢獻。

當年飽受歧視排擠的麻瘋病人,畢嘉士醫師一視同仁看待。(圖由畢嘉士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