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喝台灣水、呷台灣米 聖十架修女體驗「拾穗」

修女們體驗收割好開心。(記者陳賢義攝)

修女們體驗收割好開心。(記者陳賢義攝)

2019/11/13 19:39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漂洋過海來台超過50年,台東關山鎮「聖十字架療養院」外籍修女喝台灣水、呷台灣水,從未親自體驗秋收農忙,池上青山魏瑞庭溫馨陪伴,讓2位平日忙於照顧臥床貧困的修圓夢,戴上斗笠下田收割,操作古式脫殼機,儘管動作不熟稔,成果也是「稀稀落落」,但猶如「拾穗」般的美麗畫面,樂得魏瑞庭送上白米和糙米當作「伴手禮」,修女笑著說這也算是另類的「打工換餐」嗎?超口愛。

23歲就離鄉搭船到台灣,花了近2個月的時間,高齡84歲的饒培德修女趁著瑞士姪女Ann的到訪,與馬惠仁修女結伴三人前往魏瑞庭「神之米」稻米產區,魏瑞庭也為了貴客的到來,特別舉辦了「神之米稻田秋收活動」。2名修女和Ann戴上斗笠、拿起鐮刀在成片金黃的稻田間彎腰收割,路經遊客驚見,直呼就像是曠世名畫「搭穗」再現。

修女們說,到台灣後曾看見古式脫殼機和人工收割的場景,一群人田間分工收割,不怕豔陽高照的赤焰,顯得相當熱鬧,而現代都由機械取代人力,雖然效率倍增,但就是少了那股人情味。

5年前與「聖十字架療養院」的修女們結緣,魏瑞近聽聞修女都是遠從瑞士、奧地利等地來台,無私的奉獻慈愛,協助後山早期的貧乏醫療,直至近年轉型成了重症照顧,大愛奉獻讓他非常感佩,因而與友人發起用自家「池上禾穀坊」的米,每月都會贈送到成功、關山、大武、台東等地的療養院和教養院。魏瑞廷說,修女們對台灣的付出筆墨難容,安排這場秋收活動是希望讓修女們重溫當年農村生活的場景,很開心修女們都好高興,希望插秧時再請修女們作伙來。

修女們體驗操作古式脫殼機,感到新鮮又有趣。(記者陳賢義攝)

修女們體驗操作古式脫殼機,感到新鮮又有趣。(記者陳賢義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