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電廠7號燃氣機組延役3年 環評初審過關

台電規劃將大潭電廠7號燃氣機組延長營運至2022年底,今天順利通過環評初審。(資料照,台電提供)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為提高供電穩定性,台電規劃將大潭電廠7號燃氣機組由原規劃運轉至2019年底,延長營運至2022年底,並配合引進最新型氮氧化物燃燒器(LNB)技術及觸媒轉化器(SCR),將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從25ppm降至8ppm,今天順利通過環評初審。
大潭電廠位於桃園縣觀音鄉大潭濱海工業區,主要供應北部地區電力,廠區裝設有以天然氣發電的6部複循環機組及1部單循環機組,裝置容量合計498.42萬瓩。2017年6月,政府因應缺電危機緊急在大潭電廠增建機組,向美國奇異公司採購2部容量各300MW的單循環發電機組,裝置為大潭7-1與7-2號機,2單循環機組原訂2019年底停止運轉,之後改興建為大潭複循環7號機,但台電申請展延至2022年底。
台電解釋,因民營電廠IPP2(50萬瓩)招標案不如預期,加上2018年起台中火力發電廠核可用煤量自2100萬噸削減至2020年的1260萬噸,興達電廠也削減秋冬生煤許可量30%至50%,為銜接電力缺口,因而提出展延。
環保署今天舉行「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環說書第三次環差暨變更審查結論」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台電表示,7號單循環機組將引進最新型的LNB技術,108年底改善後NOx排放濃度將可從25ppm降至8ppm,符合環評承諾,後續再裝設選擇性觸媒轉化器(SCR),進一步將NOx濃度由8ppm降至5ppm;還有原計畫環評承諾NOx排放總量可由每年2741公噸降至1713公噸,減量1028公噸,減幅達37.5%。
環評委員認為台電延長營運對桃竹苗地區臭氧、PM2.5污染濃度增量程度及影響要釐清,還有變更後生水儲槽總量存量也需要確認。台電回應,自108年起已經陸續進行1、2、4號機組LNB改善,7號單循環機延長營運期間最大空污濃度增量值皆在既有機組改善之減量效益抵減額度範圍內。7號單循環機氮氧化物、PM2.5對桃竹苗地區貢獻度極為有限,以107年為例,氮氧化物排放量僅約0.7%、PM2.5年平均值為每立方公尺0.007微克,占比相當少。
環評委員要求台電具體提出7號機延役增排空污的抵換措施,還有7、8、9號機複循環機組規劃完成期程,通過環評初審。

環保署今天下午開會通過大潭電廠7號機延長營運3年環評初審。(記者劉力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