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廢棄茶葉工廠 變身IG打卡私房景點

石門里陶瓷彩繪「採摘、萎凋浪菁、炒菁團揉、乾燥」四個製茶步驟,訴說昔日茶葉工廠故事,與廢茶廠呈現衝突美。(記者陳心瑜攝)
〔記者陳心瑜/新北報導〕新北市石門區石崩山有座廢棄已久的茶廠,過去見證石門外銷「硬枝紅心」鐵觀音的榮景,當地里長劉啟祥因不捨具有歷史意義的茶廠荒廢,在不危害脆弱牆面的前提下,以陶瓷彩繪「採摘、萎凋浪菁、炒菁團揉、乾燥」四個製茶步驟妝點外牆,訴說昔日製茶的故事,由於陶瓷裝飾和與廢棄茶廠呈現衝突美,讓茶葉工廠搖身一變成為IG打卡熱門景點。
石門里里長劉啟祥說,石門是歷史悠久的茶鄉,百餘年前引進「硬枝紅心」品種鐵觀音茶樹,日治時期茶園佔地達1千多公頃,戰後因國際市場低迷,轉而銷售國內,60、70年代達到巔峰,後來遇上台灣經濟起飛,許多茶農卻又拋下斗笠,改行當工資更為優渥的工人。
現在石門里剩山區零星的老茶農,產出的少量鐵觀音茶葉自己泡來喝,部分跟農會合作銷售。
劉啟祥說,茶廠位於867號公車的「茶葉工廠站」,原於50年代興建,佔地一百多坪的製茶廠,因老闆年事已高,在90年代結束經營,只剩破敗的建築外牆。
因為不捨具有歷史意義的茶廠荒廢,劉啟祥幾經思考,決定在不危害脆弱牆面的前提下,以陶瓷彩繪「採摘、萎凋浪菁、炒菁團揉、乾燥」4個製茶步驟,訴說昔日製茶故事,吸引不少前往青山瀑布、老梅溪的單車族及遊客駐足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