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講座「不限年齡」70歲仍可當教授
![加入台灣聯大系統的交通大學。(資料照) 加入台灣聯大系統的交通大學。(資料照)](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5/02/02/193.jpg)
加入台灣聯大系統的交通大學。(資料照)
〔記者湯佳玲、吳柏軒/台北報導〕依《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第四條規範,大學教授年滿六十五歲就要退休,但若學校有需要,最多可到七十歲。但有台大資深教授指出,雖然許多大學稱特聘講座不是用教育部的公務經費、而是校務基金聘任特聘講座,但是「大水庫裡包括基金都是公費,必須更確認人選適當性。」
中研院前副院長陳長謙七十九歲,在化學所做了近十年特聘講座、陽明大學前校長吳成文七十七歲做了六年、中研院前副院長劉兆漢七十六歲,也在永續中心任特聘講座。各大學也都設有特聘講座,例如清大陳文華、台大陳定信等都是。
中研院秘書長吳金洌指出,依《中研院研究所組織章程》,年滿六十五歲的研究員與特聘研究員,最多可以一年一年延聘到年滿七十歲為止。但若拿過諾貝爾獎或是等同諾貝爾獎等級,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榮譽的特聘研究員,只要提出持續研究的貢獻,並獲得聘審委員會通過,即使年滿七十歲仍可辦理延退、領全薪。
目前中研院符合這項條件的「特聘研究員」有三人,分別是院士李遠哲、徐遐生、李文雄。
吳金洌表示,陳長謙與劉兆漢則是中研院的「特聘講座」,主要是借重兩人過去成就,在各研究所擔任「顧問」性質,得以領全薪,但是每個月的退休俸不能再領;有些特聘講座則是根本不支薪,端視各研究所的條件與需求。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說,某些領域即使教授六十五歲退休,仍保有很好的經驗與學術成果、帶領研究生或具良好人際脈絡,有助學校與國際接軌,因此准許特例不受年齡限制;至於聘任的人選,各大學及研究機構都設有推荐審查辦法,應該都會嚴格把關,選擇適當人選。
閱報秘書
特聘教授與特聘講座
教育部99年起推動「延攬及留住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實施彈性薪資方案」(簡稱彈薪方案),開放各校自行訂定「特聘教授」與「特聘講座」設置與實施要點。
特聘教授比教授高一個等級,一般大學教授月薪約9萬,特聘教授多2萬元、約11萬;特聘講座薪資彈性空間大,最高可達數十萬元。
不過,特聘教授與特聘講座兩者的位階沒有太大差別,主要是薪資來源不同。前者經費來自教育部,後者來自校務基金或是企業捐贈。
(記者湯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