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6-16 ℃

宜蘭五穀廟 重組修復落成

宜蘭市五穀廟,舊廟(右)往西南移動,重建落成,新廟在舊址興建(左)。(記者蔡昀容攝)

宜蘭市五穀廟,舊廟(右)往西南移動,重建落成,新廟在舊址興建(左)。(記者蔡昀容攝)

2023/11/30 05:30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宜蘭五穀廟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曾因改建與否引起風波,二○一六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後,廟方與縣府取得共識,舊址建新廟,舊廟拆解後移到旁邊重組修復,昨天舉辦落成典禮,設置神農文化常設展,展示珍貴文物。

舊廟將設神農文化常設展

五穀廟過去因白蟻蛀蝕嚴重、空間不足,廟方規劃拆除重建,一度引起文化界強烈反彈,宜蘭縣文化局二○一六年通過審查登錄為歷史建築,廟方不服,雙方引起論戰,經過協調才取得共識,即舊廟拆解,移到西南六十公尺重組,舊址蓋新廟。

舊廟修復工程總經費二一○○萬元,文化部補助一五七五萬元,縣府自籌五二五萬元,去年二月開工,昨修復落成,成為縣內繼二結王公廟、利澤簡永安宮之後,第三座新舊並存的廟宇。縣長林姿妙感謝各界共同努力,讓舊廟得以保留,同時滿足新廟的空間使用機能。

宜蘭五穀廟主祀神農大帝,是農民的信仰中心,創建後就是官方祀典廟宇,地方首長會循例出席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作物豐收,廟宇曾因颱風侵襲倒塌重建,一路見證宜蘭的農業社會發展。

外觀留有百年前營建技術

五穀廟外觀古樸不花俏,磚石、壓艙石都留有百餘年前的營建技術、風格特色及建築材料,大型梁柱由肖楠木做成,散發淡淡香氣,廟方維持拜春牛、拜斗法會之類傳統民俗活動,留存「重建先農壇碑記」石碑、「農醫之祖」匾額文物,皆具文化資產價值。

舊廟的神農文化常設展,陳列五穀廟各時期文物,也有「神農靜心室」,供民眾沉澱心靈、整理思緒及抽籤詩的空間,並有短片播放舊廟修復過程,上午八點至晚間八點開放自由參觀,洽詢電話:03-9325349。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