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油脂過期原料製乳瑪琳 二審負責人減判半年、少沒收10億
老牌遠東油脂公司2017年爆出使用逾期、回收原料製造乳瑪琳、酥油、白油等產品。圖為當時北市衛生局追查過期乳瑪琳的流向。(資料照,新北市、台北市衛生局提供;本報合成)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老牌遠東油脂公司2017年爆出使用逾期、回收原料製造乳瑪琳、酥油、白油等產品,再賣給下游通路。一審負責人謝賢德與3主管被判1年2月至2年6月不等徒刑,並沒收不法所得11億1224萬餘元。上訴後,高等法院將謝賢德等4人均改判減輕半年刑責,謝父謝榮泰仍判無罪,不法獲利則減少沒收10億多元,改為8840萬多元,可上訴。
位於桃園市桃園區的遠東油脂公司,以生產人造奶油等商品為主,65歲謝賢德從2001年起擔任父親謝榮泰特助,後因謝榮泰年事已高,交由謝賢德擔任實際負責人。
一審判決指出,遠東油脂對生產的商品採「包退包換制度」,下游廠商可以商品內容物、外包裝瑕疵為由更換新品,回收的商品會連同產製過程的餘料(遠東油脂稱為「紅油」),一起放置在紅油槽集中儲存。
謝賢德及75歲廠長廖志宏、68歲副廠長劉在春,為減省處理紅油的費用及新購原料油成本,從2006年起指示員工將紅油抽出當作一般原料,用在生產「一品特酥油」、「一品瑪雅琳」、「酥片瑪雅琳」、「頂好瑪雅琳」、「一品酥油」等10餘項產品,不法獲利逾10億元,直到2013年9月接受食品顧問業者輔導,才禁止使用紅油再製產品。
另外,擔任調配部門領班的楊貴榮,在調配「頂好瑪雅琳(鐵桶裝)」等5項產品時,發現存放的澳洲無水奶油已過期,接續從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2016年6月至7月間竄改有效日期並加入製程中,產品主要銷售給早餐店、烘焙業及各大通路,讓不特定消費者食用下肚,獲利約7200多萬元。
謝、廖、劉等人應訊均否認詐欺犯行,辯稱以紅油再製新品是歷來作法,他們只是循過往操作方式,其中,謝供稱,回收產品會分成2部分,效期高於3月會轉賣給不同經銷商,低於3月就進入紅油,不會有逾期問題,他認為紅油就是餘料,與一般原料無異,他的家人、員工都有購買,「只是不想浪費資源,並沒有想節省成本」。
但法官傳喚廠內員工並比對3人過去供詞,認為3人確有同意、指示員工以紅油再製商品,且產品包裝上也未標明,讓消費者誤認購買的是新品,紅油亦與一般原料品質不同,3人所辯不足採信,均涉共同詐欺罪,判決謝2年、廖2年2月、劉2年6月徒刑;楊男竄改有效日期,依詐欺取財罪判1年2月徒刑。檢察官和謝賢德等人均不服判決,上訴高等法院。
高院審理認為,謝賢德、廖志宏、劉在春及楊貴榮部分,一審誤認「紅油」製成產品尚含一品特酥油等產品,且就「紅油」、逾期無水奶油製成產品買賣價金有所誤認,導致犯罪所得金額出現嚴重誤差,影響法益侵害程度的認定及對參與沒收人的沒收、追徵金額計算,因此撤銷一審判決,均較一審減刑半年,改判謝賢德1年6月、劉在春2年、廖志宏1年8月,楊貴榮8月、緩刑3年,並支付公庫10萬元。
至於遠東油脂的犯罪所得,一審判決諭知沒收11億1224萬多元,高院改判減少10億2383萬多元,今僅判決沒收8840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