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例!著眼綠色經濟 花蓮富里鄉乾金針申請「碳標籤」
富里鄉六十石山金針花栽種面積200公頃,首批接受碳盤查的無硫乾金針結果出爐,每100公克乾金針的碳足跡是780公克。(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2025年開始台灣實施碳費制度,國內各類產品也開始申請「碳足跡標籤」。花蓮縣富里鄉農會加入農業部農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畫,前年9月起展開為期一年調查,計算出每100公克產品碳含量780公克,將申請產品碳標籤,可望成為全國第一個有碳標籤的加工蔬菜。
富里鄉六十石山是國內重要金針菜產地,面積約200公頃、年產量120公噸,除了農民、社區自行採收烘乾出售,富里鄉農會也有契作收購,加工製作無硫乾金針,農會2023年9月起接受農業部花蓮農改場輔導,參與農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畫。
農改場表示,經過一整年蒐集資料,到去年10月25日取得最後一筆資料,計算出100公克裝無硫乾金針的碳足跡是780公克二氧化碳當量,正著手申請產品碳足跡標籤中。
盤查標準是依環境部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雜糧及蔬菜」為依據,計算無硫乾金針從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廢棄處理等,共5階段的碳足跡排放量。農改場指出,結果顯示,乾金針因採收後需烘乾程序,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製造階段的84%(烘乾用油69%、塑膠封口袋8%、用電7%),種植原料階段只占11%,使用階段佔5%,配銷及廢棄階段合計不到1%,總碳足跡排放量約為780公克。
花蓮農改場表示,乾金針碳盤查成果將碳排放透明化,也可供同類型加工產品未來申請參考,包括玉里赤科山、台東太麻里金針山等,農改場也將持續輔導農民減碳,例如在烘乾階段改用生質燃料或綠能,使用可循環包裝材料等,同時也鼓勵農民留花發展觀光,提供消費者綠色產品選擇。
台灣從2009年推動碳標籤制度,依環境部資料,國內碳標籤目前有效的各類產品有600多件,集中於食品、製造業,農牧肉類雞蛋蔬菜等產品有169件,其中花蓮縣有富里鄉御皇米公司的4號芋香米2公斤裝(排碳4.5公斤)、良質米3公斤裝(排碳7.5公斤),以及萬榮鄉雜糧產銷班第二班的印加果油258ML一瓶(排碳2.4公斤),已在去年獲碳標籤。
富里鄉農會無硫乾金針,碳盤查結果是100公克排碳780公克。(花蓮農改場提供)
六十石山的金針進行無添加硫的烘乾程序後,等待加工包裝。(花蓮農改場提供)
乾金針碳排放源集中在烘乾階段,因大型烘乾機需使用燃料油。(花蓮農改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