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換囚 分析:北京改變情報策略
遭中國囚禁10多年的美國公民斯威丹(Mark Swidan)。(擷取自社群平台「X」)
〔中央社〕美中日前罕見達成換囚協議。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曾領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駐北京辦事處的崔浦禮分析,中國此前很少採取類似行動,這次換囚表示中國情報策略的明顯轉變。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崔浦禮(Holden Triplett)指出,間諜交換在美蘇冷戰時期曾是「常規操作」,是對手之間博弈的一部分,但是中國此前很少採取類似行動。
他進一步解釋,中方推動換囚的核心目的是在於保護其情報人員。中方擔憂,一旦情報人員在美國長期服刑,可能會洩露更多情報訊息,同時也會削弱其國內情報網路的信心。通過這次換囚,中國向其情報體系發出了明確訊號,即使在高風險任務中,他們依然會受到國家的保護。不過,這種交換實際上隱含著中國對間諜活動的間接承認,與中國過去始終否認從事間諜活動的立場存在矛盾。
崔浦禮表示,對於美方而言,間諜交換同樣意義重大。通過釋放被關押的人員,美國向其情報工作者傳遞了一個強烈的訊息:無論身處何地,美國政府都會全力保護其安全。
然而,這種交換模式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他認為,這種做法可能會讓中國效仿俄羅斯「人質外交」的模式,通過拘留更多美國公民,作為未來談判的籌碼。
崔浦禮指出,這種風險尤其值得普通赴中國的美國公民警惕,因為他們可能在無意間捲入大國間的政治博弈,甚至面臨被關押的風險。
至於中國釋放3名維吾爾人,崔浦禮認為,中方很可能從美方獲得了相應回報。中國的外交方式一貫以交易為核心,主動釋放政治敏感人物的行為不太可能是單純考量改善雙邊關係。
美中日前宣布達成換囚協議,雙方各互換3名對方囚犯返回本國。另外,據紐約時報2日揭露,此次協議中,還有3名維吾爾人獲准離開中國,包含關注人權議題的維吾爾裔律師特克爾的母親馬穆特。
-
中國擴大DRAM產能 韓國備感威脅
-
美國華裔公民任中國國安部線民 判刑4年
-
期交所推出「臺灣中型100指數期貨」深化期貨市場商品多元性
-
拜登政府卸任前換囚 3名遭中國不當拘留美國公民獲釋
-
反制軍售台灣 中國制裁13家美國軍企與6名高管
-
公益深化在地影響力 酷澎台灣永續進行式
-
駭人!中國女碩士遭拐賣13年生子 警方稱是「收留」引爆怒火
-
敘利亞政局劇變!總統阿塞德逃亡 叛軍攻陷大馬士革
-
中國山東冷鏈倉庫工地火災 釀9人死亡
-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疑出逃 飛機消失恐墜毀
-
反抗軍攻入大馬士革機場陷混亂 員工消失、旅客逃竄登機口
-
阿塞德政權覆滅 揭露敘利亞內戰背後的血腥統治與民怨
-
大增10倍! 歐盟首位國防執委提議7年國防預算3.48兆
-
國會尚未彈劾 南韓行政安全部長李祥敏宣布辭職
國際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