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日文化深度交流 11名攝影師赴日開展

2018/07/07 00:28

位於山梨縣清里高原的清里攝影美術館是日本4大攝影美術館之一,7日起展出台灣11名攝影師的「回望─台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1970s - 1990s」。(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6日報導〕包括張照堂等11位台灣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師,7日起在日本的「清里攝影美術館」舉辦為期半年的攝影展,以「回望」為主題呈現台灣1970年到90年代的社會演變與島嶼樣貌。台日兩國去年簽定文化交流合作瞭解備忘錄後,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與山梨縣「清里攝影美術館」首次攜手舉辦大型的交流展,也是雙方深化文化交流的重要起點之一。

清里攝影美術館是日本4大攝影美術館之一,現年84歲的館長細江英公在1995年本著「照片與攝影師專屬的美術館」的宗旨創立,細江有日本「攝影之神」之稱,在攝影界地位祟隆,他表示曾4度訪台,感覺就像回到日本一樣的親切,對於這次台日兩館的攝影交流展,他帶著興奮的語 調說,攝影師和攝影師的交流就像戀愛中的男女相見,聊的都是彼此喜歡的事。

清里攝影美術館長期關注攝影家的青年時期作品,從創立之初透過「青年攝影家典藏計畫」(Young Profolio/YP)收藏全球45 國超過770名攝影師35歲之前的作品,台灣攝影師張照堂是該館邀請的首位台籍評審。

清里攝影美術館的營運總監小川直美表示,促成日台這次交流展的契機是她有一年到台灣參觀攝影展時,發現了年輕攝影師楊哲一募集二手相機給弱勢孩童使用的公益活動讓她深受感動,清里攝影美術館於2015年頒發了「社會貢獻獎」給楊哲一,也觸動她舉辦交流展的念頭。

今年6月,清里攝影美術館將館藏74位藝術家340件作品送到國美館,舉辦「起始˙永遠—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典藏精選展」,這是國美館成立30週年的重要活動之一。7月7日迎接創立23週年的清里攝影美術館則展出由張照堂與沈昭良策展的 「回望─台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1970s - 1990s」,由國美館及駐日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共同主辦,日本公益社團真如菀贊助,駐日副代表郭仲熙也到場致詞。

參展11位台灣當代重量級攝影師,包括張照堂「歲月之旅」、陳傳興「蘆洲」、阮義忠「失落的優雅」、林柏樑「餘溫」、林國彰「客遇1995」、謝春德「家園」、謝三泰「澎湖印記」、何經泰「都市底層」、劉振祥「民主風景」、張詠捷「泰雅紋紋面長老」、潘小俠「蘭嶼記事」等, 這些4、5年級的攝影師,其中有不少人曾在新聞媒體擔任攝影記者,他們的年輕時代透過鏡頭正好見證了台灣白色恐怖、戒嚴及民主轉型動盪時期。曾擔任雜誌攝影記者的謝春德在6日的開幕記者會中表示,戒嚴時代拍攝的照片,經常因為「政治不正確」遭到有關單位關切,甚至被禁止發表。

國美館館長蕭宗煌6日也出席開幕典禮,他希望透過台日雙向交流展,讓台灣與日本觀眾彼此了解雙方的攝影發展,也讓日本民眾 能一覽台灣在解嚴前後的變化。

參展的台灣攝影師與清里攝影美術館館長細江英公(前排中)合拍紀念照,俏皮地拿著手機反拍。(記者林翠儀攝)

台灣11名攝影師7日起在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舉辦攝影展,6日的開幕記者會中,坐在台前的參展攝影師不時拿起專業級相機「反拍」到場的記者和來賓。(記者林翠儀攝)

攝影師謝三泰和他1991年的作品「風櫃」成為「回望─台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1970s - 1990s」展覽海報主照。(記者林翠儀攝)

清里攝影美術館館長細江英公與台灣攝影師劉春德,兩人雖然語言不通,但卻能透過共同的攝影語言相談甚觀。(記者林翠儀攝)

國美館館長蕭宗煌指著劉振祥1992年作品「總統直接民選大遊行」中,拿著台獨聯盟旗幟的孩童。(記者林翠儀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