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茄萣鹽警槍樓修復完成 見證鹽業專賣的興衰

2017/07/27 14:56

高市文化局近日完成「竹滬鹽灘鹽警槍樓」修復作業,重現當年鹽業專賣制度下查緝私鹽的歷史。(記者黃佳琳翻攝)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二戰時,台灣承襲鹽業專賣的制度,為了查緝非法盜鹽,全台共有21座磚造與木造槍樓,其中位於茄萣的「竹滬鹽灘鹽警槍樓」是形制最為完整的一座,高市文化局近日完成修復作業,重現當年鹽業專賣制度下查緝私鹽的歷史。

高市文化局指出,鹽是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又是十分重要的民生必需品,自古以來鹽的專賣制度就是政府獲得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台灣自清代開始就將鹽納入專賣,日治時期鹽與樟腦、鴉片成為台灣總督府的十項專賣,台灣於二戰後也將鹽納入專賣,專賣制度下稅重而本輕,於是盜鹽的情形嚴重。

為查緝私鹽而成立的鹽務警察,設立之初隸屬於台灣省警務處,後來改由財政部管轄,直到民國66年,因鹽稅的收入重要性大為下降後才取消鹽稅,鹽務警察這個名詞才走入歷史。

全盛時期,全台各鹽場曾設置21座磚造與木造槍樓,隨著時代的洪流荒廢後,目前僅剩下4座,而已被列為歷史建築的「茄萣的竹滬鹽灘鹽警槍樓」,是目前刑制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文化局指出,茄萣槍樓位於茄萣濕地的東北角,多年來雜草叢生被堆置廢棄物,加上周邊的馬路墊高,使得二層樓高的槍樓埋沒在荒煙蔓草中;此次的修復主要保留槍樓外觀原有的斑駁紅磚面,呈現歲月的滄桑感,並保留昔日鹽田曬鹽所用的混凝土滾輪。

由於槍樓的一邊面對著濕地,另一邊則是魚塭旁的小路,現在的茄萣槍樓已從嚴肅的鹽警駐守處,轉變成為茄萣濕地賞鳥路線的一個新秘境。

高市文化局近日完成「竹滬鹽灘鹽警槍樓」修復作業,重現當年鹽業專賣制度下查緝私鹽的歷史。(記者黃佳琳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