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東太麻里鄉興福宮修建 文化牆道盡客家硬頸精神

2017/03/03 18:05

太麻里鄉福興宮經多方努力及提案,日前落成揭牌。(記者陳賢義攝)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修繕地方信仰中心,台東太麻里鄉公所提案修建在地福興宮週邊文化環境,獲客委會撥補進行廟埕改善及砌築客家文化牆面導覽解說;太麻里鄉代雷明聖表示,福興宮主祀褔德正神,自日治時代就有土地神奉祀,廟旁為客家住宅穎川堂,早在日治時代太麻里為多元族群移入之地,客家人佔一大宗,福興宮也是客家人的伯公信仰中心。

雷明聖說,太麻里原稱「大貓狸」,排灣族語意指「太陽照耀的肥沃土地」,在清代文獻就已記載有「大貓狸」、「大麻里」等名稱,民國初年漢人至此撫墾,稱為「大巴里」。排灣族酋長羅義雄口述歷史指稱,長輩族人(女巫師)到南太麻里溪找到與夢境中相同大石頭,撿回供奉為「石頭公」,巫師在石頭公前替人占卜消災解厄、放蠱醫病。而石頭公供奉在茅屋裡、土地公廟原址,是太麻里最低窪處,也是庄人取水遊憩之所,日本人不淮台灣人拜土地公,庄人遂將石頭公藏匿林頭樹叢下偷偷膜拜。

民國20年間,客家人陸續自新竹、苗栗、高雄、屏東等縣市遷徒到大巴里定居;閩南人則從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縣市遷徒至此。民國34年台灣光復,遷徒到後山的人口遽增,庄內信徒籌募基金,雕塑現今的土地公金身,並建石牆紅厝為廟。

雷明聖說,土地公見證太麻里半世紀興旺,承載太麻里榮耀與滄桑。有鑑於土地公不堪風雨摧殘,金爐傾圮、廟埕積水,認為應覓地建新廟,年輕輩為緬懷土地公伯德澤,於民國95年初,購地建新廟,之後遇八八風災肆虐、土石流吞噬,去年7月又遭尼伯特直襲,重拾建設家園決心。

福興宮外砌築客家文化牆面導覽解說,道盡客家人硬頸的勤奮精神。(記者陳賢義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