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掛名風暴 衛福部主管吳和生也捲入
衛福部疾管署研究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主任吳和生遭人檢舉,在擔任中心主任的2006到2013年間,至少掛名66篇SCI論文,其中18篇是擔任與第一作者同等重要的「通訊作者」。(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論文掛名風暴愈滾愈大,繼前教育部長蔣偉寧、衛福部長邱文達後,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再指出,衛福部疾管署研究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主任吳和生亦遭人檢舉,這是國內學術界長期「以量取勝」所衍生的扭曲現象,科技部應趁此全面檢討、改革掛名亂象。
吳和生遭爆 幾乎月掛1篇
管碧玲辦公室日前接獲研檢中心的內部檢舉。檢舉人透露,同時在北醫醫檢所兼課的吳和生,在擔任中心主任的2006到2013年間,至少掛名66篇SCI論文,其中18篇是擔任與第一作者同等重要的「通訊作者」。
據檢舉人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吳在去年掛名15篇文章、2011年13篇、2010年10篇,幾乎月掛1篇;其中,18篇掛名為「通訊作者」的,有16篇的來源是中心部屬;另外四48篇,亦有22篇的來源是部屬,5篇來自署內同仁。
檢舉人:吳似有侵占部屬研究成果之嫌
檢舉人質疑,吳任擔任研檢中心主任,有權決定部屬的升遷及考績,似有侵占部屬研究成果之嫌;他透露,曾有不願配合的同仁遭吳要脅後,憤而改找更上層的首長掛名,並轉調其他單位。
檢舉人也指出,吳也在這段時間內擔任19個研究計畫的主持人,扣除15項個別計畫外,其他4項整合型計畫的總經費就高達1.5億元;吳就可在公務預算逐年減少下,挾計畫主持人之姿分配研究資源,施壓中心同仁配合其發表論文。
管碧玲認為,一個學者的學術研究潛力、品質,只要一開口、一篇論文就能見高低,很多學術貢獻卓著的學者,就靠一本博士論文創造出來;然而學者的素養、修為、態度及品格,均非SSCI、SCI指標所能評測。
管媽痛批「學術公督盟現象」
她指出,國內學術界長期將期刊發表的量化數字等同於學術成就,已導致種種亂象,除最普遍的浮濫掛名外,還有一稿拆包、變裝多投等取巧之道,堪稱是「學術公督盟現象」。此次爆發蔣偉寧、邱文達浮濫掛名,掛到自己都搞不清楚,現連公務繁忙的研檢中心主任也能月產1篇論文;這就是徹底檢討、改革掛名亂象的最佳時機。
她舉例,難道只要是資深教授、計畫主持人或指導教授,就能不論其參與程度而統統都掛名為「通訊作者」,與第一作者享有同等的成就?這應該去討論,建立一個掛名標準。甚至還有指導教授掛名第一作者,而將實際撰寫學生擠到第二作者,任由指導教授坐收研究成果、申請獎勵金,更對學生大不公平。至於完全沒有共同研究事實,卻掛名為作者的,應趁此全面查清,作一適當的處置,並嚴格杜絕此一亂象。
-
管碧玲爆 每2天就掛名1論文 邱文達︰2005年僅31篇
-
邱文達不認論文爆量 管碧玲:還狡辯!
-
立信建設攜手愛河首排-「立天下」市心水岸生活新標竿
-
管媽批內閣「沒品運動」 憂台灣論文國際嫌
-
堅持無造假 蔣偉寧盼JVC重審論文
-
蝙蝠俠ETF投資界超級英雄 00757純度最高、績效制霸
-
論文造假風波 科技部委員:蔣偉寧不夠謹慎
-
國台辦稱電纜斷是「常見海上事故」 陸委會:中國權宜輪惡跡斑斑
-
移民署發函要求說明是否持中國身分證 詹江村拒絕:來逮捕我啊!
-
大罷免才能解決國會亂象? 台派教授:政院要先硬起來跟藍白對幹!
-
簡字網站可以查到陳玉珍中國身分證號碼? 查核中心給答案!
-
國發基金不當投資調查委員會 鎖定34家事業
-
八炯揭青年赴中創業陷阱 賴清德:台灣環境絕對比中國更好
-
批警消年改肉桶法案 吳思瑤:民進黨團積極研商釋憲準備
-
烏坵健保效益提昇計畫逾20年 監委要查軍民醫療品質有無改善
政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