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基改作物 近20社團結盟
2016/05/27 08:00

中部食農教育推動聯盟昨天成立,倡導拒絕基改作物。(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中部食農教育推動聯盟昨天舉行成立大會,由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台中市農會、社大等近二十個社團共同組成,一起宣示「拒絕基改作物,捍衛台灣種子多樣性,並支持在地豆類復耕產銷」,未來將透過教育和社區鼓勵食用在地非基改食物。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副主任張明純指出,台灣使用黃豆有九成來自進口,其中九成又是基因改造的黃豆,將抗藥、抗雜草劑、抗病蟲害的基因植入基改食物中,造成農藥過度殘留等,食用影響人體健康。
鼓勵支持、食用在地豆類
聯盟在成立大會展示台灣在地種子的多種類,包括有多種樹豆可以入菜、在地雜糧豆類製作,以及政府也積極推動的台中在地非基改黃豆,其中原住民傳統樹豆排骨湯,利用非基改黃豆做成的煎豆、豆漿、豆腐和福袋沙拉都大受好評。
張明純指出,非基改黃豆比基改的更健康,豆香濃、植物性蛋白高,但只貴三成,為了健康是值得的,應抵制基改食物低價傾銷,台灣是豆類與雜糧多樣性的產區,呼籲國人共同支持在地豆類,拒絕跨國農企業輸入基改作物,推動台灣在地豆類復耕、復育。
台中去年也開始推動非基改黃豆種植,台中市農會主任黃正宏指出,海線去年二期再生稻耕地轉作非基改黃豆共一百公頃,今年三月共收成八十五公噸,品種有高雄九號、十號等,在地新鮮、低溫保存、附生產履歷,可做為豆腐、豆漿等,雖然價格比國外非基改黃豆貴一倍、比基改黃豆貴三倍,但絕無黃麴毒素、無農藥殘留,食用更安全。
-
分享在地食材 14大學合推野餐日
-
主婦聯盟籲拒輸入基改食品 支持在地豆類
-
萬坪林蔭大道加持 台南高鐵特區公園綠景宅夯
-
食品條碼「8」開頭是基改? 食藥署:純屬謠言
-
基改食品標示 不合格降到7.1%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