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發表新物種 「紫螯大眼蟹」
2015/12/31 08:00

圖為紫螯大眼蟹在棲地的生態照。(興大生科系施習德教授提供,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發表新種大眼蟹「紫螯大眼蟹」,研究團隊於去年六月在屏東墾丁與台東都蘭灣的珊瑚礁地區發現,經過一年比對證實,本月在國際期刊「動物分類學」發表,為首次由台灣學者發表的大眼蟹新物種,也是全球首度利用DNA序列支持新種大眼蟹的研究。
生科系教授施習德帶領研究團隊,把在墾丁與都蘭灣發現的大眼蟹標本,比對採自東亞、東南亞地區相關物種的標本,並以DNA序列證實,確定是新種大眼蟹「紫螯大眼蟹」,發表於紐西蘭國際期刊「動物分類學」(Zootaxa)刊出。
團隊成員、興大生科系助理鄧紹君表示,該物種在一九九七年、二○○五年就曾採集過標本,當時鑑定為「方形大眼蟹」,但研究團隊在台灣各地海岸持續採集,並比對形態、體色、DNA,證實新種「紫螯大眼蟹」與「方形大眼蟹」並不相同。
紫螯大眼蟹雄蟹的下眼窩緣為十幾顆細小顆粒,但方形大眼蟹雄蟹的下眼窩緣具三片大三角形突葉和若干小顆粒,同時紫螯大眼蟹的雄蟹大螯為鮮艷的紫紅色,體型亦較大。
團隊進一步說明,大眼蟹的體色較黯淡,不像招潮蟹和其他潮間帶螃蟹鮮豔,以往大多鑑定為萬歲大眼蟹,但物種其實具多樣性,同篇論文另發表四種新紀錄,包括明秀大眼蟹、米氏大眼蟹、多毛大眼蟹及沼棲泥方蟹,使台灣產大眼蟹科的物種高達十五種之多。
其中,米氏大眼蟹及紫螯大眼蟹棲息於珊瑚礁潮間帶環境,顯見台灣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
-
「蟹逅」特展世界唯一柴山蟹 螃蟹達人導覽為蟹命名
-
螃蟹一剝開全是「綠軟泥」 網友嘆:我們的海怎麼了?
-
美術園區核心地段優勢 學區輕豪宅稀缺更搶手
-
網傳「熟螃蟹變綠」圖 專家:可能綠藻吃太多
-
驚見綠蟹膏 專家:未必污染造成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