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焦點評論》歷史共業?

2015/12/23 08:00

台南市議會昨天大砍工策會200萬元預算。(資料照)

台南市議會昨天大砍工策會二百萬元預算,經發局長方進呈回答工策會是「歷史共業」,只能由中央統一處理,但事實上台北市政府及高雄市政府早就將工策會分別納入產發局及經發局,方局長既然說工策會是「共業」,何不思考要不要「擺脫共業」?

而議員們昨天砲火猛烈質疑工策會員工不必具有公務員資格,聘用門檻低,但平均年薪百萬令人不能接受,或是代理總幹事王建民表示二十四名工作人員並無平均年薪百萬,而是月薪從三萬多到九萬多元,但試問在不景氣的現在,三萬多到九萬多元的月薪,看在納稅人的眼中,忍不住還是想說一句:「請拿出績效。」

各縣市工策會成立及出現的背景有其緣由,但因為機關功能性特殊,明明預算編在公部門,但人事彈性卻比一般機關大,業務也直接對市長負責,放眼各縣市,雖然在野的都會批「這是黑機關」,但只要執政了,願意將工策會導入正式部門的,卻是少之又少。

其實,如果工策會真的能做出績效,就算裡面部分員工不必考試就能獲得一份月薪不錯的工作,市民恐怕未必就會不能接受,但如果沒有績效,在台南市政府總預算及相關人力配置在六都中都不算高的情況下,這樣的經費運用是否達到成本?當然就也有其審視的必要。

面對議員的質疑,局長應該好好解釋並說明工策會的「績效」,來獲得認同及支持,率而以「歷史共業」來定位,只會讓市民對工策會的觀感扣分,也抹殺了相關人員的努力。(記者唐在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