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考量露天燒稻草 pm2.5資料庫失真
環保署派出空氣品質監測車,在斗六圓環監測空氣品質。(記者詹士弘攝)
〔記者詹士弘/斗六報導〕pm2.5危害越來越受重視,但現實生活中台灣排放量總清冊資料庫卻有失真情況,多位專家指出,資料庫未考量露天燃燒稻草等季節性因素及納入交通重鎮、港口問題,應儘速修正才能接近真實狀況、有利於防制。
縣府昨天在雲林科技大學舉辦「pm2.5模式模擬及防制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討論空氣污染總量資料庫、空氣品質模擬與預報系統、清淨空氣行動計畫,雲林及嘉義縣政府也分享pm2.5管制對策。
副縣長張皇珍表示,十八日雲嘉嘉首長治理平台高峰會將在雲林舉行,屆時將邀請中彰投首長列席,針對露天燃燒問題展開跨區域合作,雲林縣也會分享pm2.5預報經驗。
pm2.5資料庫失真、不符現況,導致防制政策可能失誤,則是昨天討論重點。多位專家均提醒,需趕快納入季節性污染、交通等因素,才能建立正確防制機制。
環局坦言應建立正確資料庫
環保局代理局長張喬維坦言,台灣排放量總清冊於一九九○年現場測試後建立,並藉此擬定整體管制策略及執行作業原則,甚至學術研究與污染評估都以此為基礎,如果失真,確實會導致政策及執行方向錯誤。
他舉例,根據去年調查,雲林燒稻草污染最高曾佔全縣pm2.5污染總量的十二%,而日前一次空氣品質預報,環保署預測雲林空氣pm2.5,濃度為六、七十毫微克,但實際卻飆高到八、九十毫微克,關鍵就在沒有納入露天燃燒稻草的「貢獻」。
張喬維指出,露天燃燒稻草、花生籐有季節性因素,但資料庫現在以平均值當參數;加上港口等重大交通匯集地大量柴油車進出也未納入資料庫中,使數據偏離事實,無法及時反映現況。
張喬維說,建立正確資料庫,才能落實污染減量,以雲林為例,六輕污染防制措施不差,但pm2.5排放量卻占雲林的十%,是最大單一排放源,如建立正確資料庫,當空氣品質不良時,適時協調麥寮發電廠減載發電,相信就能改善。
-
近日台南PM2.5頻紫爆 環局:與去年比較為下降
-
騎士賭命盲騎 農民燒稻草擋路恐挨罰
-
仁武新河堤社區2.0版現身 水岸輕豪宅好靚
-
東北季風增強影響 北京霾害明天侵台
-
350微克PM2.5才停課 環團籲下修
-
搶窺全球衛浴設計趨勢!頂奢衛浴品牌GROHE打造極致奢華體驗
-
PM2.5濃度 環局︰比去年低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