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揚塵 濁水溪裸露地減6成
2015/10/31 08:00

濁水溪種植植物,可減少裸露地面積。(記者詹士弘攝)
〔記者詹士弘/斗六報導〕東北季風起,濁水溪揚塵再度考驗雲林空氣品質,幸好縣府今年推動的整治已看出成效,加上颱風助陣,河川裸露地從元月的三千公頃大幅減少六成,目前只剩約一千三百公頃。
議員指近日空氣品質極差
議員王鐵道昨天指出,近日空氣品質極差,除pm2.5監測值部分鄉鎮「紫爆」外,因東北季風起,濁水溪揚塵引起「風飛沙」問題也愈來愈明顯,已造成沿岸居民困擾。
環局強調整治已有成效
環保局代理局長張喬維表示,年初濁水溪裸露地還有三千公頃,環保局與第四河川局合作,推動「整治揚塵計劃」,實施蓄水池塘施作、攔水土堤、牧草植生等工法,成效已逐漸顯現,接下來還會繼續加強河床裸露地灑水及種樹工作。
張喬維也指出,今年到九月底還有颱風來襲,加上還有零星降雨,不僅使河川浮覆地保持潮溼,浮覆地上的狼尾草也長得好,使河川裸露地面積減少更多。
環保局調查,今年濁水溪裸露地主要分布在溪州大橋中間、高鐵大橋北岸、二崙大庄段、西濱大橋南岸及濁水溪出海口,環保局與四河局會繼續推動整治計畫。
第四河川局將在二崙大庄段及濁水溪出海口裸露地引水或埋設管線,確保沙土潮溼,面積約五十公頃。濁水溪出海口約有三百公頃裸露地,其中一百二十公頃不適合種植植物,將建議河川局疏濬,其他裸露地將找三公頃灑草籽,如試種成功,會擴大面積栽種。
王鐵道建議,在濁水溪設置階梯式攔砂壩,讓濁水溪保持一定水量,進一步減少裸露地面積,要求縣長李進勇向中央建議施作。

濁水溪河川裸露地,是雲林冬天揚塵的主要來源。(記者詹士弘攝)
-
全市污染農地整治 108年底可完成
-
嘉南大圳上游 變綠又浮油
-
新莊全城矚目 丹鳳核心 首購搶先卡位
-
2016總統大選 名嘴:藍綠決點桃竹苗客家票倉
-
河川裸露地少6成 雲林風飛沙可望改善
-
高雄Highline 體育場正式啟用 東高雄運動新亮點
-
虎尾溪河川地遭濫倒 將設監視器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