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忠義祠 首度「跨族群」遶境竹田
2015/10/08 08:00

遶境活動將於十月十七日登場,預計遶境隊伍將有上千人,行經路線遍及整個竹田地區,為地方祈求平安。(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六堆忠義祠建於西元一七二一年,主要供俸在朱一貴事件中為保家衛國而犧牲的六堆先民,是客家六堆重要的信仰中心,竹田鄉公所經文獻考察與耆老口述,發現當年六堆先民雖以客家人居多,但一起保衛家園的居民中不乏閩南人與原住民,公所今年首度邀集鄉內十五村、十九間宮廟,以跨族群的概念舉辦遶境活動。
17日登場 邀外地廟宇參與
遶境活動將於十月十七日登場,預計遶境隊伍將有上千人,行經路線遍及整個竹田地區,為地區祈求平安,今年除了十五村十九間友宮的特色陣頭,同時也邀請了屏東市、東港、車城的廟宇,跨越族群藩籬。
竹田鄉長傅民雄表示,康熙敕建六堆忠義祠並賜頒「懷忠」匾額,忠義祠成為維繫六堆歷史情感的基礎,近三百年來多由忠義祠舉辦春、秋祭典,不曾舉辦全鄉遶境活動,經實際考察,當年挺身而出保衛家園的雖以客家人居多,但仍有閩南、原住民等族群一起為六堆奮戰,所以公所希望今年動員整個竹田鄉,一起傳承六堆文化。
地方民眾指出,許多在地人也不曉得忠義祠內供奉著不同族群的先民,但經過耆老轉述,早年確實有閩南、原住民族在村庄內落腳,並與客家族群維繫良好互動,經歷一起保衛家園的戰爭,其實現在早已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地方信仰中心跨族群結合其他宮廟舉辦遶境,可以更凝聚大家的心。
今年適逢乙未戰爭一百二十週年,系列活動也將於十月十四日展開,除了於十七日舉辦遶境、十八日秋祭外,還有講述六堆歷史由來的研討會及竹田動靜態展,並有耗資百萬打造的客家舞台劇「一八九五火燒庄」。
-
東港迎王祭 封府大千歲駕到
-
荒廢20年 龍田天主堂成影像館
-
走古香路回朴子 雲林社口媽明起駕
-
東港迎王 地主溫王爺轎班扛重責
-
介入危機愈深 俄恐陷入宗教派系衝突
-
LTN投票箱》想買間房 哪些條件最能打動你買單?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