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打造單車道 重現水圳墾拓史
新竹縣新豐鄉的光復圳,功成身退後幾已被人遺忘,鄉公所爭取客委會金援,將第八支線打造為「萃豐庄,綠圳道」。(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豐報導〕新竹縣新豐鄉歷史悠久的光復圳,功成身退後被人遺忘,鄉公所爭取客委會金援,將擁有最多特色資源的第八支線,重新調查整理完成約廿四‧八公里長的「萃豐庄,綠圳道」,讓潺潺水圳重現墾拓生活記憶,打造一條鐵馬新路線、最道地的鄉土文化之旅。
新豐鄉長徐茂淦表示,史載荷蘭自新豐登陸,舊名「紅毛鄉」,但多數古蹟早已毀壞;公所以光復圳第八支線為主題,並以墾拓範圍萃豐庄為名,爭取客委會補助亮點計畫,打造結合人文特色與自行車道的「萃豐庄,綠圳道」。
徐茂淦說,經調查,萃豐地區自墾拓以來即面臨灌溉水源不足的窘境,所以光復圳的開鑿相當重要,經地方仕紳及徐氏家族等各方付出,才有今日的開發成果。
光復圳前身為三七圳,埤圳開鑿始於一七九五年,光復後成立水利組合,之後主幹線並與桃園大圳銜接。
其中,第八支線是光復圳所有支線中灌溉面積最廣、長度最長、且有最多資源的支線,流經和興、青埔、福興、後湖、埔和及坡頭等六村,該計畫一併整理沿線的文化景觀,設置導覽解說牌,包括光復圳的源由與發展、墾拓時期的關鍵人物、主祀神農大帝的百年福龍宮、自大湖口番仔湖遷移到新豐後湖的惜字亭、農會舊穀倉等。
早期圳溝構造簡易,水量少,導致灌溉範圍小,因此放水區域採輪流制;放水時,為防止其他灌區偷水,村民會成立巡水隊,費時二、三天沿水路來回巡視,最遠曾巡到今日的石門水庫及富崗地區,極為辛苦;爾後水利會設置水閘門,改為守水閘門,但每遇旱季村民甚至為爭奪水權大打出手。
徐茂淦說,走一趟光復圳第八支線,從沿線的導覽地圖,可實地了解光復圳的重要性與過去萃豐庄的墾拓生活文化,引發飲水思源之情。
-
五大幹道將設單車道 落實人車分道
-
大漢溪單車道有眼鏡蛇 踏青小心
-
新春送禮很簡單 一次送到位就選元本山
-
高市自行車道破千公里 花媽拚卸任前達成
-
沒政府了? 桃園市大園區濱海單車道變垃圾場
-
新光三越金蛇卡利High回饋衝7%!會員獨享點數放大抽新車
-
永和山單車道設擋土牆 民眾:變醜了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