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觀察筆記》輕軌進場

2015/08/06 06:00

高雄輕軌列車。(資料照,記者王榮祥攝)

輕軌之先,交通執法與觀念要樹立。

這是第一憂心,其次是停車空間受到擠壓,如何規劃?

高雄的併排停車和轉角暫停,一直逼迫機車向左與汽車爭道或是穿梭快車道,萬分危險,車禍多半因之而起。

因素有政府放任、有住民貪圖方便的習慣,雖是常情,但在安全的前提下,唯有執行一途,特別是輕軌通車之後,更要鐵面,不然衝擊大眾運輸的效率。

輕軌即將走入人煙稠密區域,衍生問題諸多,這是城市進步趨勢,也是降低龐大機車數量、改變住民交通習慣的巨大努力。

輕軌攜手捷運越來越便捷,機車就有理由少騎、騎得短,大眾運輸就愈有機會賺錢愈有經營的實力。

但是城市的特色要保存、要共榮,像大順路的綠色隧道就是習題。要綠意盎然地在車行途中成為清涼的旅行,要枝葉飄動地眼花撩亂成為高雄意象。

那麼這一條路面容得下多少希望呢?希望有路邊停車嗎?習題解不出來的話,就是要在緊鄰大順路公地開闢停車場,降低罵的音量,也讓市民多走路、健康起來。

通車日愈接近,討論話題愈多,政府必須堅持,宜居環境是要做的、要感覺的!(資深記者黃明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