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開放式禽舍優先復養 鵝農叫苦
2015/03/05 08:00

雲林開放式禽場逾八成,恐無法達到復養門檻。(記者林國賢攝)
〔記者林國賢/斗六報導〕禽流感疫情趨緩,鵝農著手準備復養,但農委會要求禽主須接受教育訓練並通過考試,並規劃將水禽需採非開放式或密閉式飼養。鵝農批評門檻太高,將導致逾八成鵝農無法復養,是二次傷害。
雲林縣已連續二天沒有新增通報禽場異常死亡,流感疫情趨緩,禽主積極展開復養準備,縣府動植物防疫所已接獲十多件復養申請。防疫所技正鄭安國表示,這次疫情嚴重,農委會提高復養門檻,包括需一公里直徑範圍所有禽場都須完成消毒等工作、飼主要上六小時防疫、養殖課程,同時通過考試,才能取得復養證明,另以非開放性、密閉式禽場優先。
8成受影響 縣長促配套
縣長李進勇表示,這些復養政策立意很好,但雲林縣有八成以上都是開放式禽場,若復養條件以非開放式禽舍為優先,將有八成鵝農無法在短期內復養,甚至有一半鵝農無法復養,農委會應思考現實問題,擬定更完善配套措施。
鵝農吳祥斌表示,農委會復養計劃立意良好,尤其輔導轉型密閉式及非開放式飼養模式,減少水禽接觸候鳥,及被禽流感感染機會,立意良好,但缺乏現實感。
他指出,以水簾式密閉養殖場每坪造價約一萬五千元,營建五百坪基本養殖場要七百五十萬元,才遭受禽流感蹂躪的鵝農根本無法負擔,而雲林縣有超過八成以上鵝場都屬開放式養殖,此門檻將斷絕鵝農生計。
要通過考試 農友也頭大
東勢鄉陳姓鵝農指出,接受六小時教育訓練,鵝農都樂意接受,但復養還須通過考試,對不識字的鵝農實在太過嚴苛,他已經將近五十年沒過上課、考試,光想就頭大,且要他們再投資數百萬元復養,根本是要逼他們離農、離牧,再次受到傷害。
-
雲林疫禽趨緩 復養計畫啟動
-
五天未傳新疫禽 宜花東三縣聯防擬退場
-
元大人壽取得ISO 14067碳足跡認證 推廣行動投保服務 低碳營運
-
水禽業轉型 農委會應輔導
-
禽流感延燒究責 農委會斬小放大
-
學生被嚴懲 禽流感專家嗆退出防疫會議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