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館「甕藏春之梅」 「松」雕「梅」甕「竹」把提 侯春廷獲首獎
2014/12/23 08:00
《松、竹、梅》作品獲陶博館梅甕賽首獎。(陶博館提供粗胚)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新北市鶯歌陶博館每年的醃脆梅活動,吸引許多民眾爭相參與,醃甕更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陶博館今年首度開放民眾設計梅甕,首獎昨日出爐,五十一歲陶藝家侯春廷設計的《松、竹、梅》獲得評審一致青睞。
侯春廷以浮雕的「松」果為形,微彎的「竹」製提把緊緊拴住梅甕,甕裝的就是脆「梅」,巧妙串起松、竹、梅,又結合異質媒材,整體造型優雅大方,為了配合醃脆梅活動,得獎作品明年三月才會正式亮相,屆時遊客也能以親民價格收藏。
侯春廷表示,用陶甕醃的脆梅特別香甜好吃,他在設計時融合過去醃梅的體驗,將富含詩文意境的「歲寒三友」當作創作主題,希望帶給民眾優雅的感受。
陶博館館長陳春蘭表示,每年在三至五月舉辦的「甕藏春之梅」醃脆梅活動,由於適逢梅子產季,陶博館自民國九十年起,便與南投縣水里鄉的梅農合作至今,活動期間每天直送新鮮梅子到館,還有專業的醃梅達人現場教學,並推出不同樣式的梅罐,供大家收藏。
陶藝家侯春廷。(記者張安蕎攝)
-
淡水機關空間活化 擬闢藝術村落
-
柴田三兄妹彈奏三味線 觀眾陶醉
-
宜誠天玓 中路特區稀有新成屋 近享雙園生活
-
互尬創意 雕塑家與特教生聯展
-
亞洲現代雕塑家年展 首移師駁二
-
巨型「史努比鞦韆」氣偶全台首度亮相 Global Mall購物節萌力發威
-
錦町日式宿舍活化 變藝文空間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