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第一排 環團憂BOT破壞生態
2014/12/05 06:00

從環團提供的花東沿海保護區圖中,可看到沿海BOT以三仙台、杉原灣最為嚴重。(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記者蔡穎/台北報導〕「山也BOT、海也BOT!」台東美麗灣渡假村BOT案因規避環評引起國人重視,環保團體昨整理花東沿岸規劃或進行中的開發案,發現「海岸第一排」已被各種觀光旅館、遊樂區佔據,共有十一處開發案,總開發面積超過一百四十公頃,其中以三仙台和杉原灣地區最為嚴重,學者憂心沿海珊瑚礁生態恐遭人類破壞。
三仙台、杉原灣開發最嚴重
由於全國區域計畫修正在即,地球公民基金會昨整理出花東沿岸大型開發案,赫然發現「海岸第一排」已被十一個遊樂區、旅館計畫佔據,總投資金額達一百四十四‧七億元,三仙台、杉原灣地區就各有四處;花蓮居民黃苑蓉說,「很多當地部落人不知道開發案」,一直到美麗灣事件爆發後,東海岸保護才開始受到重視。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指出,台東卑南溪以北有珊瑚礁和藻礁發育,而杉原灣附近就是主要珊瑚礁群的所在地,往北過都蘭鼻也有珊瑚礁存在,非常擔心沿海珊瑚礁生態遭人類破壞。
環團籲區域計畫明確列管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研究員黃斐悅表示,目前劃設的「花東沿海保護區」並無足夠的法源管理依據,僅分為一般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其中較有爭議的開發案多沿著一般保護區規劃,對於全國區域計畫修正後將被劃分為有條件開發的一般保護區(即二級敏感地),等同是「沒有牙齒」的象徵工具。
黃斐悅呼籲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時,營建署和花東縣府應對沿海保護區訂出更明確的列管細則,立法院也應儘速推動「海岸法」,讓海岸保護有明確的法源依據。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