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黑琵」共存 台江推友善魚塭
2014/11/10 08:00
結合社團 朝社會企業發展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江公園管理處推廣營造友善黑面琵鷺魚塭棲地計畫,與在地社團結合朝向社會企業模式發展,昨舉辦「與環境共生魚塭體驗活動」,鼓勵民眾認同購買由友善黑面琵鷺魚塭產出漁產品。
鼓勵民眾 買友善魚塭產品
管理處表示,這項計畫是鼓勵在地漁民利用傳統養殖模式,以春夏半年養殖、秋冬半年休養方式,提供黑面琵鷺等候鳥覓食的最佳環境,達成「生產、生態、生活」共生理念。
台江公園管理處開發的「黑琵牌」即代表來自友善黑面琵鷺魚塭漁產品,希望藉由行銷提高產品價值,彌補漁民休養時期損失,以吸引漁民加入保育行動。
參與活動的學員親身體驗牽罟,中午則享用現撈鮮美虱目魚為主的風味餐;還有搭乘膠筏遊七股潟湖,專人介紹全台最大潟湖的生態資源特色,以及參訪三股社區養蚵業,與居民互動,以蚵殼製作小飾品,或直接採購社區農產品,在食安風暴下,啟發思考環境保育與產業恆存方式。
管理處表示,參加活動體驗的魚塭,在活動後進行休養,即可吸引黑面琵鷺等候鳥至此地覓食,期待大眾認同營造友善黑面琵鷺魚塭的理念,以消費、購買友善環境養殖產品,支持黑面琵鷺保育行動。
-
千餘黑琵抵台 保育季後天登場
-
《連續10年來的老朋友》愛台斷腿黑琶 還未見蹤跡
-
讓世界聽見臺灣!愛心捐助原鄉孩童勇闖世界舞臺
-
推廣甲魚 1200份藥膳鱉免費嚐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